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明·刘尧诲一舜 峰 山 舍等二十七首

舜 峰 山 舍
明·刘尧诲

山斋潦倒六月久,简帙频翻午夜劳。

双眼漫从今古阔,微名窃愧斗山高。
深林雾彻出元豹,平野风清展凤毛。

昨日峰头闲纵目,海天秋色逼征袍

     作者刘尧诲(1521-1583),字君纳,号凝斋。明朝临武县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江西新余知县,以“治行高等”升南京刑科给事中。因弹劾严嵩亲信胡宗宪倚仗权势,贪功冒赏,排挤戚继光、俞大遒等将领,以致屡战皆败,倭寇气焰日嚣,但上疏被严嵩扣留,又因查其巧夺民财,冒名虚领诸事触犯权贵,险遭阴谋陷害。被夺去谏职。隆庆元年(1567)得到起复,先任上海同知,迁尚宝司丞,又补顺天府丞,继升佥都御史,巡抚入闽。万历二年(1574)领兵追歼海盗连续获胜。后调任江西巡抚,一年后晋升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两广总督。后以军功、政绩,擢升为南京都御史、户部尚书参机务。后被诬以姻戚关系依附张居正而受到审察,告老南归。去世后加赠太子少保。世称“刘都堂”。其著作颇丰。有《经史发明》、《左传评林》、《宙园吟稿》、《刘尧诲文集》等,兼纂修嘉靖《临武县志》。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卷之四十一。舜峰山舍,即资福寺厢房,在临武城西舜峰山上,是作者年青时的读书处。

  
  

官 山 遗 迹

明·刘尧诲

 

胜地谁能蹑后踪,高风犹自拂孤松。

溪山十里人名古,蘋藻千年礼数恭。

夜识文星移鸟舍,远依南斗觅华封。

登临欲问欹眠处,斜日昏鸦起暮钟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清同治《临武县志》。又载《郴州地区志》。官山,即韩张山,在临武县治北,唐韩愈张署迁谪,愈令阳山,署令临武,及北还,会宿于此,因而得名。此首标题一作《韩张山》。

  
  

龙 洞 烟 云
明·刘尧诲

谁将一窍凿元林,排壑寻幽步转深。

瑶草琪花春寂寂,白云春霭昼阴阴。
存身神物坚于石,困世生民望作霖。

梁甫凋残人已远,草庐空有老臣心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龙洞,在临武县城西北。以洞内水池中有石如龙,洞口常年飘浮着似絮,似云,又似雾的轻烟,而成为临武古八景之一。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记中赞叹此洞为“从来所历诸洞,有此屈折者,无此明爽,有此宏丽者,无此玲珑。即此已足压倒众奇矣!”又云:“此洞品第,固当在月岩之上”。

 
 

龙洞烟云(又一首)
明·刘尧诲

老龙已驾天地去,古洞空留旧委形。

一室玲珑开海藏,半空葱茜晃云屏。

独怜幽谷难逃世,欲向仙源早乞灵。

采药求珠嗟未遇,西风长剑思冥冥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挂 榜 晴 岚

明·刘尧诲

开银榜炫仙宫,徙倚丹梯怅碧空。

花覆岩阴春绰约,树纷岚影晓曈昽。

灵湫犹有蛟涎长,石匣空余鸟篆濛。

千载幽人惬心赏,欲乘清气问崆峒

此首载清《桂阳直隶州志》,又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其第七句作:“几日天书下鸾鹤”。

 
 

武 水 拖 蓝

明·刘尧诲

九曲涟漪泻碧山,城阴窈窕逐溪湾。

千门细柳春风外,一画长虹返照间。

开户明澜青嶂动,向人幽意白鸥闲。

年来古调怜流水,坐石鸣琴兴不悭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武水拖蓝,为临武古八景之一。武水源出西山,从西迳流县城南。每当武水泛涨、浊流滚滚时,从南岸石家水巷有一股从桐柏山流来的清流,直冲浊水,横达对岸,黄蓝分明。成为壮观。

 
 

西 山 霁 雪

明·刘尧诲

群山西来佳气升,上有缥渺之五城。

琼枝拂日崦嵫小,银海横空岛屿轻。

遥怜樵径迷积素,却喜梅窗有余清。

南岭郁蒸犹未解,寒威何日遍朱明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又载《桂阳直隶州志》,其第三、四联作:“九盘樵径迷积素,一角梅窗分夜明。炎天郁蒸不易解,肃肃寒威天地清”。

 


 

秀 岩 风 月

明·刘尧诲

一室泓开小洞天,月明风定绝尘缘。

幽人种玉每独往。龙叟听经犹未还。

云里层轩高结绮,洞门流水静飞烟。

诛茅久负山灵约,坐啸凭虚意杳然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舜 峰 晚 眺

明·刘尧诲

重瞳狩日翠华纷,千古高峰驻五云。

春鸟隔花仪舜日,涧泉激石奏南熏。

山流古刹供幽赏,地以前修得远闻。

傍文振衣穷最上,江城淑气蔼氤氲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家山春夜闻雁

明·刘尧诲

上林经岁别,千里纵南飞。

何事春将半,嘹嘹尚未归

 

其二

 

闲心息烟渚,惊起渡江春。

愁见黄花北,秋风逐战尘

 

其三

 

雨余萧羽重,拂拂水云长。

避地频来往,无心恋稻梁

其四

不辞洞庭阔,远忆龙门高

珍重前行者,春风犹怒号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又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怀山中友人

明·刘尧诲

青林缅邈天之外,夕阳含晖敛苍蔼。

山中何处暝栖人。涧底冷冷静灵籁。

柔风不动疏帘开,美人有约空自猜。

愿将尺素托双翼,还拟飞觞歌落梅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清同治《临武县志》。

 

元宵桂阳馆中

明·刘尧诲

春芳渐华滋,淑气启元序。一入王程严,经通惮修沮

 

祥晖下平林,日暮息征旅。士女罗城阙,繁弦沸列炬。

 

而我宦游人,岁月天涯去。不见六鳌来,空闻百枝语。

 

走马踏歌儿,便便事轩举。乐计岂不时,嗟我困尘虑。

 

玉勒驰都门。金莲开夜篽。渺在天一方,空庭只悬伫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清同治《临武县志》。此诗作于赴京途中,夜宿桂阳。

 
 

予告归途中偶作

明·刘尧诲

迢递长安道,春风御柳垂。云瞻亲舍近,日爱帝都迟。

 

麟阁声名旧,楼船事业卑,归朝将毋愿,兼荷圣恩私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又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作于明万历二年(1574),在玳瑁港全歼海盗林凤党羽,生擒倭寇朵麻里等,班师归途中。

 
 

县西多宝寺

明·刘尧诲

古寺萧萧一径斜,隔林疏日集昏鸦。

晴岚野水浮千树,烟火山城接万家。

逃社渐于诗酒熟,委心偏与海天赊。

凭栏满目惊生事,不为春风感岁华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又载清同治《临武县志》。多宝寺在临武县城西,昔香火盛时有常住僧人百余人。清末已废。

 
 

春日同邓子美、胡应时游舜峰用韵

明·刘尧诲

萧寺寻春倚日斜,晚林遥翠巧邀遮。

因逢高士谈蕉鹿,笑乞衲僧去睡蛇。

南下瘴江双岛溅,西来明月五天赊。

探幽自负问身在,却怪从前学五车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仙 境 春 游

明·刘尧诲

云岑当此驻游仙,仙子还宫不记年。

翠盖霓旌照容与,琪花瑶草称留连。

春风已共流莺啭,晓日初升象帝先。

我亦年来返初服,寻芳早结鹤书缘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明·刘尧诲

时序更流转,人生会面难。寒仍迷塞野,春复渡江干。

 

不厌唯山色,微吟酌海澜。定知花发处,晴月满长安

其二

孤屿何亭在,凌霄空旧名。汉廷方议货,江海共澄清。

 

乐奏云英律,花开洛浦明。横琴聊自对,碧落散天声

其三

不动游吾棹,还驰望阙心。卉香浸幄润,石溜滴云深。

 

洞碧藏书古,江清写练沉。方将折新茗,无意赋枫林

其四

海岸依荒堞,桑阴籍径沙。挥锄千顷玉,渔棹一川霞。

 

下濑开风幔,支机阻客槎。独怜南斗望,终夜隔天家

其五

霁色曛庭草,新香染薄罗。花妍晴雀乱,山蔼远楼多。

不分移舟晚。偏宜载酒过。溪头翻白苎,谁与续清歌

其六

海日依霞薄,山岚引翠长。龟梁不可渡,莲叶听相将。


 

甘露滋灵药,英云驻异香。翻疑尘境外,仙侣十洲忙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明·刘尧诲

阳灵出震初,晴晖发天牖。繁吹喧迎郊,苍精暗回斗。

 

云滋占土膏,芳葛催林朽。争妍谢梅雪,漏洩将桃柳。

 

淑景迟自怜,微飔欣可爱。涤涂无序长,布泽残澌浏。

 

鸷鸟化仁风,潜虬舒蚴缪。而我与时违,睢盱效雌守。

 

忽惊山中历,犹忆新丰酒。游骥络青丝,春盘试黄韭
 

 

饰裳曾集蕤,侈遇还陈绶。一结泉石心,永怀金门友。

 

逢阳羡鸿归,立俗羞禽偶。初露吸浮源,祥霏荡中垢。

 

当时议群生,力足终千亩。引衿托长歌,何尝频见肘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明·刘尧诲

日乃首夏之初吉,清音散入华堂熙。

百香自和山海品,霁色有无空翠迷。

坐和渊明诗百首,飘然欲下金琐溪。

无奈龙台隐树抄,鼓山欲动风泉微。

何不引觞倒一斗,挥笔但见杨花飞。

开帘坐对长叹息,长安远道行人稀。

匣中雄剑时时吼,天上铜柱功名升。

便当散发扁舟适,来去且听黄莺啼。

人生难得者光景,钟鸣漏尽将何为。

昆仑河源九万里,独珮铜符三十年。

龙门堆倒砥柱折,只今白浪堆平田。

梁台艮岳在何处,淇园竹尽空白泉。

淮方徐土无寸草,悬涛流沐低长天。

转输不惮江岭险,吴粳越秫填深渊。

又不见,

阴山之雨春雪香。穹庐皆化为高堂。

吴姬已厌缚絮重,宛马腾槽饱稻梁。

我欲言之灭一方,安得排云叫帝旁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元日后有作

明·刘尧诲

帝力潜回泰,祥霏恍若虚。早芳发朱蕤,淑景纷庭除。

 

敞轩挹征薰,绰绰青阳舒。长我步徙倚,飞动意与胥。
 

万物皆从好,吾也耽吾庐。天地岂不宽,哲人赋归欤。

 

结发事明主,委珮而纡余。不因直见忌,只以病成疏。

 

一日辞丹省,三年惜居诸。亦有素心人,不与我同车。

 

商山虽遗世,犹能念帝储。嗟彼抢孤愤,闭门空著书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四十自纪简仁山年丈

明·刘尧诲

偶因秋过忆生辰,数岁以前已四辛。

天路风云千里在,家山烟雨一窗贫。

会心白鸟孤汀远,照眼黄花短句新。

勋业酒杯谈笑里,百年天地负君亲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仁山,即刘仁山,与刘尧诲同年举进士。

 
 

赠兵宪刘仁山之东粤

明·刘尧诲

十年宦迹怅离群,摇落乡山别泪纷。

汉节鸣驺行五岭。梅花吹角度层云。

威名铜柱今犹在,诗句江门久不闻。

献赋论兵嗟我老,山中寥寂倍思君


 壮年游宦出炎荒,千里风尘别故乡。

共道相如能草檄,谁知子建愿陈行。

秋风海水鱼龙沸,夜月辕门剑戟光。

度岭不须愁四垒,吾皇化外也金汤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宿桂香山馆

明·刘尧诲

倦游今喜宿乡山,孤馆清芬草榻闲。

晚对群峰行树杪,醉邀新月坐林间。

违时自负身犹在,投老遥怜鬓未斑。

佳节明朝正重九,黄花莫诧主人还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赠曾植斋北上应试

明·刘尧诲

晓来新涨泛春堤,去马留连惜锦泥。

山碧与排天路戟,杏红残吐上林霓。

梦回华笔堪时载,赋就长杨接御题。

再进酒杯谭旧事,十年无补滥金闺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曾植斋,即曾朝节。

读南华故园

明·刘尧诲

晓来披卷读南华,疏影帘栊万玉斜。

 

自是小窗通浩宇,平分虚白到山家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鹦鹉飏去赠二绝

明·刘尧诲

饮啄经年系画堂,奇毛今喜遂云翔。

 

林塘何处堪投宿,落叶西风夜正长。

 
 

得食何曾恋稻香,野心日夜怅秦乡。

 

檐前即是西来路,风急天昏归去忙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题周二水湘东书舍二首

明·刘尧诲

湘水湘云雨岸,琪花瑶竹长春。

 

茅屋书声正晓,疏林片月犹新。

 

老我扁舟一叶,秋风晓度江干。    

 

惯酒不须逃社,吟诗应许登坛

此首载清同治《临武县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