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 甫一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等十—首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
唐· 甫
贤良归盛族,吾舅尽知名。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泥涂岂珠玉,环堵但柴荆。衰老悲人世,驱驰厌甲兵。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舟鹢排风影,林乌反哺声。
永嘉多北至,勾漏且南征。必见公侯复,终闻盗贼平。
郴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从役何蛮貊,居官志在行。
作者杜甫(712-770),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题材广阔,反映了唐代由胜转衰的历史,世称诗史。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出生巩县(今河北巩县)。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诗人,曾任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任朝议大夫、奉天令等。他自幼好学,知识渊博。两次应试不中,旅食京华近十年。天宝十四年(755)被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掌管兵器的小官)。肃宗朝,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33岁时在洛阳与李白相遇,结下深厚友谊。乾元二年(759)弃官入蜀,居成都,自建草堂。严武再度镇蜀,杜甫任节度使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严武死后,杜甫拟北归洛阳,次年至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贫病交加,携妻儿出川,次年漂泊在岳阳、长沙,决定投亲郴州舅崔伟家,又次年春末抵衡阳,一度返长,经历了潭州兵马使臧玠的兵乱,和长子逝去的磨难,后南下至耒阳,已乘船开赴郴州,不幸被大雨所阻,未能如愿抵郴。著有《杜少陵集》,一称《杜工部集》。本书所收录的杜甫涉郴诗,大都为入湘赴郴时之作,深刻反映了诗圣与郴州的情缘。
此首原载《全唐诗》(卷233-41),又载清康熙《郴州总志》卷之十。并载清乾隆及嘉庆《郴州总志》。摄:代理。录事:州剌史下主要属官。诗中“郴州颇凉冷,桔井尚凄清”说明杜甫对苏耽与桔井的故事早已熟知。
将至郴先入衡州,欲依崔舅于郴
唐· 甫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汉仪甚照耀,胡马何猖狂。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君臣忍瑕垢,河岳空金汤。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
嗟彼苦节士,素于圆凿方。寡妻从为郡,兀者安堵墙。
凋弊惜邦本,哀矜存事常。旌麾非其任,府库实过防。
恕已独在此,多忧增内伤。偏裨限酒肉,卒伍单衣裳。
元恶迷是似,聚谋泄康庄。竞流帐下血,大降湖南殃。
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至今分粟帛,杀气吹沅湘。
福善理颠倒,明徵天莽茫。销魂避飞镝,累足穿豺狼。
隐忍枳棘刺,迁延胝趼疮。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
久客幸脱免,暮年惭激昂。萧条向水陆,汨没随渔商。
报主身已老,入朝病见妨。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
参错走洲渚,舂容转林篁。片帆左郴岸,通郭前衡阳。
华表云鸟埤,名园花草香。旗亭壮邑屋,烽橹蟠城隍。
中有古刺史,盛才冠岩廊。扶颠待柱石,独坐飞风霜。
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觞。无论再缱绻,已是安苍黄。
剧孟七国畏,马卿四赋良。门阑苏生在,勇锐白起强。
问罪富形势,凯歌悬否臧。氛埃期必扫,蚊蚋焉能当?
橘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
诸舅剖符近,开缄书札光。频繁命屡及,磊落字百行。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下流匪珠玉,择木羞鸾凰。
我师嵇叔夜,世贤张子房。柴荆寄乐土,鹏跃观翱翔。
此首作于唐大历五年(770),载《全唐诗》(卷223-41)又载清直隶《郴县县志》。诗中“片帆左郴岸”、“桔井旧地宅,仙山引舟航”等句,说明杜甫对郴江、桔井、苏山的深情向往。“仙山引舟航”一作“仙山有舟航”。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唐· 甫
绝域三冬暮,浮生一病身。感深辞舅氏,别后见何人。
漂渺苍梧帝,推迁孟母邻。昏昏阻云水,倒望若伤神。
此首载《全唐诗》(卷231-49),又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耒阳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
唐· 甫
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此首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原载《全唐诗》(网止卷233-34),又载明《湖广通志》卷三十二、清康熙《桂阳州志》。
小寒食舟中作
唐· 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慢,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此首载《全唐诗》(卷233-47)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
唐· 甫
选曹分五岭,使者历三湘。才美膺推荐,君行佐纪纲。
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故人湖外少,春日岭南长。凭报韶州牧,新诗昨寄将。
此首载《全唐诗》(卷233-42)。
燕子来舟中作
唐· 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此首载《全唐诗》(卷233-44)。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唐· 甫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
中丞连帅职,封内权得按。身当问罪先,县实诸侯半。
士卒既辑睦,启行促精悍。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
怜好彼克修,天机自明断。南图卷云水,北拱戴霄汉。
美名光史臣,长策何壮观。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
声节哀有余,夫何激衰懦。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
始谋谁其间,回首赠愤惋。宗英李端公,守职甚昭焕。
变通迫胁地,谋画焉得算。王室不肯微,凶徒略无惮。
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扣寂豁烦襟,皇天照嗟叹。
此首载《全唐诗》(卷223-42)。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
唐· 甫
飘飘苏季子,六印佩何迟。早作诸侯客,兼工古体诗。
尔贤埋照久,余病长年悲。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
岁阳初盛动,王化久磷缁。为入苍梧庙,看云哭九疑。
此首载《全唐诗》(卷233-38)。
同元使君舂陵行
唐·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此首载《全唐诗》(卷222-21)。
聂耒阳以仆阻水,书致酒肉,疗饥荒江,诗得代怀,
兴尽本韵。至县,呈聂令。陆路去方田驿四十里,
舟行一日,时属江涨,泊于方田
唐· 甫
耒阳驰尺素,见访荒江眇。义士烈女家,风流吾贤绍。
昨见狄相孙,许公人伦表。前期翰林后,屈迹县邑小。
知我碍湍涛,半旬获浩溔。麾下杀元戎,湖边有飞旐。
孤舟增郁郁,僻路殊悄悄。侧惊猿猱捷,仰羡鹳鹤矫。
礼过宰肥羊,愁当置清醥。人非西喻蜀,兴在北坑赵。
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崔师乞已至,澧卒用矜少。
问罪消息真,开颜憩亭沼。
此首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载《全唐诗》(卷223-43),又载中华书局出版《杜诗详注》第五册2081页。这是杜甫一生中的最后一首涉郴之诗。诗中“方行郴岸静,未话长沙扰”。说明此时,他乘船虽为大雨所阻,但他急切盼望早到郴州,困扰他的长沙战乱,都可以暂抛开到话题之外。郴州人民今天缅怀他对郴州的深情,更激起对诗圣的无限敬意。
- 上一篇:唐·元 结一桔 井等八首
- 下一篇:唐·刘长卿一逢郴州使,因寄郑协律等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