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清·董之辅一石 林 书 院 等十九首

石 林 书 院

清·董之辅

黄氏余亭榭,空山柱础秋。薜萝连故垒,麋鹿自荒邱。

蛩语如相怨,鸟声听亦幽。郴江朝暮水,指点片云浮。

作者董之辅,字敉庵,义州人。清康熙二十年(1681)知桂阳州。吴三桂叛乱后,州民逃亡,城市空虚,之辅招民来归,贷资建庐舍,兴复学校,改变民俗,有政绩。

此首载清同治《桂阳州志》卷二十七。石林书院,在桂阳州芙蓉山下职方岩,是宋黄照邻及子植读书处。至明,已成为名胜地。


 

灵 泉 幻 潮

清·董之辅

神龙  晦日,呼吸秘翱翔。不假云雷变,为舒江海藏。

仰瞻方一瞬,泛滥势偏狂。岂有支祈属,翻惊冥视光。

诗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岩 柱 空 悬

清·董之辅

共道飞空石,曾将一线过。擎天原未及,拓地已非佗。

峭角应无碍,如还岂琢磨。使观沧海后,几度不扬波。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方 舟 斗 下

清·董之辅

曲径临江侧,轻舠为截流。寒潭凝碧色,岸石拥危楼。

出没鱼龙妒,波澜风雅收。洁清殊自合,欲叹李膺舟。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仙 棋 敲 月

清·董之辅

圯桥遗履后,良夜此敲棋。松子应先落,天香不自迟。

前溪流水急,宿鸟密林疑。只恐还兼酒,放歌复有诗。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龙 渡 奇 云

清·董之辅

神物高居处,风云出变奇。岂徒翻复态,多有郁蒸时。

农指丰年谷,我题喜雨诗。应龙能感格,早晚不吾欺。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芙 蓉 雪 霁

清·董之辅

山晓开寒望,清辉照我襟。群峰当曙出,乔木迥幽深。

浴豹余残迹。啼猿饮旧林。已知冬令得,相对足讴吟。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乾隆版标题作《宝山积雪》。


 

鹿 峰 晚 照

清·董之辅

羊角扶摇上,鹿头蹜踏回。春光分树影,残照满城隈。

樵采辞林疾,犁鉏傍屋来。磨崖方有意,相愿在崔嵬。

此首载清康熙《桂阳州志》。


驿 路 香 风

清·董之辅

山谷深无际,花香驿路闻。野桥通细水,林麓映斜曛。

 

谁解秋兰佩,为惊食柏群。伊人空怅望,共指九疑云。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东 峰 晚 照

清·董之辅

峭壁烟凝紫,斜阳倦鸟回。春光低树杪,残照满城隈。

樵采辞林去,犁鉏傍屋来。磨崖须百丈,翘首仰崔巍。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此首与康熙版《鹿峰晚照》,基本一致,略有不同,故仍如似保存。


 

西 寺 蒙 泉

清·董之辅

青峭诸峰外,溪流映浅沙。泠泠鸣野谷,渺渺问星槎。

 

月碎千条玉,波开万朵花。老僧闲话处,汲水试芽茶。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古 刹 朝 霞

清·董之辅

万里云无迹,流霞瑞气融。重重迷野外,片片映长空。

几失碧山碧,平添红寺红。晓来凭眺处,依约醉春风。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高 亭 夜 月

清·董之辅

一片清秋月,空亭径欲迷。蛩声锦砌北,竹影石栏西。

 

双墖云中瘦,千峰烟外低。谁家夜吹笛,风调隔前谿。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锦 湖 秋 水

清·董之辅

曲岸依花转,残红逐细流。寒潭凝野色,远树拥高楼。

禽鸟烟中去,波澜笔底收。洁清殊自合,不羡曲江游。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壇 山 异 迹

清·董之辅

南楚皆灵窟,壇山亦壮哉。峰高云霮□,径曲势迂回。

 

神迹犹能识,心胸迥自开。振衣凌绝顶,俯仰近三台。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神 田 占 岁

清·董之辅

适与老农语,言从岩壑来。神占石上水,雨拂岸边苔。

百谷徵丰岁,三年饮旧醅。人心合天德,怀抱此时开。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龙 渡 晴 云

清·董之辅

龙却何年渡,云留一片痕。依依山外石,袅袅树边村。

细织晴光丽,微萦日色温。拟登最高顶,趺坐看烟昏。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雨中游通仁寺

清·董之辅

山寺桃花外,游人小径前。重云连树合,密雨似丝悬。

蓑笠勤农务,犁鉏偏野田。黄鹂声远近,新水复潺湲。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仙 局 留 春

清·董之辅

仙客何年降,于今不可寻。惟余一片石,窅入白云深。

瑶草香堪折,交楸响未沉,飘然骑白鹤,便欲洗尘心。

此首载清乾隆《直隶桂阳州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