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小班幼儿自信心的探讨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我们已经步入e时代面临的新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对象应该是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自信心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石,因此,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劳动对自信心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在自我服务性劳动中,让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我们的对象98%为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地位,致使这些孩子们处在过渡的保护之中,他们的家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包办代替”,剥夺了他们自我服务的劳动机会,他们一直是看着大人为她穿衣、给他穿鞋,偶尔自己也想试一试,但他们看到大人们娴熟的动作时,他们胆怯了,他们自卑了。孩子们不会穿衣,不会这,不会那,可想而知,他又怎么能自信呢?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应从他们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开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具体做法是:
1.基本生活技能的训练。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理能力的强与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如:穿脱衣服、穿鞋袜、叠衣服、叠被子、独立吃饭、独立入厕等等。别小看这些对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对缺乏这方面锻炼的孩子来说,却需要一个过程。在家里,更多的无论如何也舍不得让孩子自己来做,殊不知,在剥夺孩子自理机会的同时,孩子的自信心也丧失了,等到了幼儿园,这些孩子畏首畏尾,什么都不敢做,他们是因为不会做才不敢做。从让孩子自己做开始训练,首先教孩子怎么做,如穿脱上衣,开身衫怎么穿,怎么脱,套头衫怎么穿,怎么脱,一个一个地按步骤做给孩子看,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练习,午睡前脱掉外衣和鞋子,起床时穿上外衣,穿好鞋子。孩子经过联系逐渐做到熟练,孩子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完成的,在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从完成的结果中,感受到“我能行”,从而使相信自己,增加自信。
2.在游戏中,开展自我服务性劳动竞赛活动。孩子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借以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如游戏:穿衣比赛。将幼儿分成小组,根据幼儿的表现,有的幼儿穿得最快;有的穿得最整齐
;有的幼儿系扣子系得最好等,设有不同的奖项,让每个都能从比赛中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
二、 利用榜样的力量,调动劳动的积极性。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来说,更应该有他们模仿的对象,帮助他们树立爱劳动的思想,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积极情感,让在劳动中寻找快乐,进而增强自信。
1.通过故事教育热爱劳动。如:“勤劳的小蜜蜂”、“快乐的小青蛙”等。故事的人物都是爱劳动的,都是勤劳的,因为小蜜蜂每天忙着采花蜜,人们才能喝到甜甜的蜂蜜,因为小青蛙为庄稼捉害虫,人们才能有粮食等,从而也要爱劳动,只有劳动的人才是快乐的。
2.参观厨房,通过参观叔叔阿姨的劳动,让幼儿感到劳动对人类的重要。组织到厨房,参观叔叔阿姨择菜、洗菜、切菜、炒菜、蒸馒头等,使孩子们懂得做饭是一件很辛苦的劳动,小朋友们也应爱劳动,喜欢劳动。
三、 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契机,要相信自己。
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契机,充分利用这些契机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自己的亲自参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在劳动中的作用,进而相信自己,使他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是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因此,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契机,幼儿要相信自己对培养的自信心至关重要。
1.让幼儿完成一些值日生活动。如在晨间活动中摆放桌椅、擦擦玩具橱、擦墙裙、整理图书、玩具等;饭前分发勺子,吃完饭后洗洗勺子、擦擦桌子、打扫地板等;活动时拿图片、图书、笔、纸等;午睡后叠被子、发午点、擦地板等;离园时收放桌椅等。可以说,的一日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劳动,这其中的契机,不容忽视,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完全感受到自己为集体尽的一份力量,从而相信自己。
2.组织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到厨房叔叔阿姨择菜;春天为花草松土、夏天为花草浇水、秋天检落叶、冬天到了铲雪扫雪等。让
幼儿参与劳动,是对的一种信任,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辛苦,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成人的目光中得到激励,在成人的赞叹中获得自信。
四、 通过自然角的劳动锻炼,培养的自信心。
自然角是对孩子们进行劳动的最佳场所。在的带领下,种蒜、种花、养一些金鱼、蝌蚪、小乌龟、蚕等,给这些花、蒜浇浇水;为金鱼、乌龟准备一些食物,喂喂它们,给他们换换水等。另外,还可以到园的饲养角清扫小动物的家,帮小动物整理房子等。有一个小女孩,在班里从来不敢大声说话,有时甚至连嘴巴都不张,更谈不上表演节目了,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她喜欢画,于是就有意识地安排她负责给花浇水,开始的时候,他很怯懦地拿起小喷壶,一边走一边扭头看着我,从她的目光中,我发现她显然在向我求助,我大声对她说:“好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做好的。去吧,把小喷壶灌满水,给这些花叫浇水,这些花会开得更漂亮,不信你试一试。”在我的鼓励下,她完成了第一次的浇花任务,虽然撒了一地水,我还是表扬了她。从那以后,她每天都记着到自然角浇水,我班自然角的植物长得非常茂盛,其他老师来到班上都会到自然角参观一番,每当有人夸我们的自然角时,这个小女孩从事很自豪地说“,那是我给它们浇的水。”
五、 让幼儿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借助家园合力,培养的自信心。
园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更需要的配合。
1.召开家长会,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当前,在众多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学习等,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即使是孩子能够做到的,因为是一个孩子,“爱”还“爱”不过来呢,哪会让孩子做一些劳动呢?因此,转变的观念是取得家长支持的关键。在家长会上,我们分析了孩子缺乏自信的原因:其实每个孩子都曾经尝试过“劳动”,孩子自己洗衣服,和家长抢着干某一件事,而当他们有自己动手的想法或行为时,是家长在对孩子说:“你现在还小,能你长大了再自己做吧。”家长有意无意地否定,让孩子感受到他不如别人,试想,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又怎么会自信呢?不是孩子胆小,而是我们成人“看不起小孩子”而让他们胆小,而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我们的分析,得到了的认同,纷纷表示要让孩子多尝试一些活动。
2.和家长一起制定劳动教育目标,共同培养孩子的自信。从思想上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对家庭劳动的实施,得到了前提性的保障。首先为孩子创造劳动的条件。如为孩子准备一些劳动工具,小盆、小搓板、抹布、小喷壶、小笤帚、小拖把、小铲子等。其次为提供劳动的机会,让还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吃饭时分碗筷;饭后擦桌子;自己整理自己的小床;让孩子自己洗手绢、袜子;给家里的花浇浇水等。再者,让孩子帮大人完成一些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如帮爸爸妈妈拿托鞋;给爷爷奶奶递杯水;给姥姥姥爷捶捶背;买菜的时候帮大人拎拎菜;做饭时让孩子择择菜等。
的配合与支持,使孩子们由衷地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在家人的赞叹中得到鼓励,在劳动中相信自己的能力。
幼儿自信心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从的劳动实践入手,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劳动的实践,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养成自我服务及为班级、为家人、为他人劳
动的习惯,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了解自我,寻找快乐,真正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他们更加相信自己——“我能行”!
我们已经步入e时代面临的新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对象应该是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自信心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石,因此,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劳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劳动对自信心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