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提高_课改与自主学习
在课改中提高
邹平县明集镇中心园 赵燕
我园自今年开展了《多元智能创意课程》,本课程将幼儿置于发展的生态系统中,不仅强调幼儿时期自身发展的主体,同时注重幼儿园与、家庭与、社区与文化环境等系统资源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我担任了小班主题活动的实施者,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觉得主题活动的开展与以前的课程区别很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的创新意识增强了,家园合作更密切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增强了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每个正常人都具备七种智能: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多元智能创意课程》对幼儿的语言智能的开发尤为重视。因为语言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有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与了解,能有效、清晰的表达想法,才能让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忠实呈现出来。在活动中,我们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上,让幼儿从观察、探索和游戏中,找寻并了解也有趣的事物,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探索、表达。如主题活动《小雨伞》中,我与幼儿认识了伞的开与合,站在不同角度观察伞的不同形态后,我请幼儿想雨伞有什么用途,幼儿的回答令我大开“耳”界。“下雨的时候打伞”、“下雪、天气热的时候打伞”、“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我小伞做生日礼物”、“我看见电视里面小朋友拿着小雨伞跳舞”、“我看见时装模特拿着伞进行表演”……小朋友有的边想边表演,有的拿着雨伞去操作,通过不断的探索,增加了对雨伞的认识,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出雨伞的形象,并积极考虑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主题
活动的开展,捕捉教育契机、随机的能力随之提高,能从生活中准确的选择幼儿感兴趣,而又欲罢不能的话题,从而巧妙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探索活动的深化。在《幼儿行为观察及事件记录表》中,教师充分了解幼儿,会解读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弄清幼儿的目的和原因,能够适时适度的进行指导。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时时被幼儿的潜能所激动,也时时面临幼儿的新挑战。这种开放性的活动特点,要求必须具备活动实施的相关理论和组织实施的技能,并不断接受新事物和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时代和幼儿的需要。以前,说到布置区角时我就犯愁,因为区角里面必须有材料,材料是开展活动的物质基础,活动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可我总觉得无处搜集资料,无从下手。现在,我们小一班精心布置了多个活动角。如展览区是小朋友从家中搜集的各种图片。表演区是小朋友拿来的最喜欢的玩具,有小汽车、布娃娃、奥特曼等,他们利用区角活动时间随机进行表演。图书区中,我为幼儿搜集了和本主题相关的书放在里面供取阅。他们对书中的内容十分感兴趣,孩子们发现一些与主题有关的话题总是孜孜不倦的在讨论
。
三、促进了家园合作
是幼儿的第一位,是教育活动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物之一。家园的沟通与协作是否顺畅,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在幼儿用书中特设有“给家长的话”,向家长介绍设立该主题的用意和家长可配合的活动,增强家园合作的动力。《幼儿行为观察及事件记录表》的内容也是与家长沟通的资料,帮助了解孩子的智能。同时,我们把的相关活动用照相机拍下来,使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一)家长参与活动的创设。我班的环境创设是家园合作而布置的,并且随着活动的不断进展而变化。我们在活动实践中,多注重让家长了解每日的主题活动,并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语言等不断加以丰富、完善,使家长一看就知道主题活动的进程。如《小司机》的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各种车辆的图片,并张贴在活动室醒目的地方,使幼儿认识各种车辆的同时,更学会与交流协作。主题活动《花儿开》中,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搜集了有关春天的景象图片。有的小朋友拿来了春天的花、草、树木;有的拿了春天吃的各种水果;有的拿了春天人们的各种活动,如春游、放风筝、和爸爸妈妈做游戏等,增强了对春天的认识。
(二)家长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评价。我园每月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广泛吸取的良好建议,共同担负起
的任务。在活动中,我们小一班都安排一次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上课,不同的是,参与评价。如在一次活动课《滚、滚、滚》中,我让孩子一起做实验,如圆罐、骰子及长方形的盒子分别以滚动的方式滚向对方,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进去,随时进行指导。幼儿得出结论:只有圆形物体能滚动。然后,家长和孩子共同进行小制作,把水滴在纸上,向不同的方向滚动,便呈现出不同的漂亮图案。的评价是这样的:本节课体现了和孩子的零距离接触;小实验提高了孩子的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每个环节都控制在的兴趣之内等,的发言很积极、到位。
总之,主题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作为一名实验班,我的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了一定的转变,我相信,只要和配合默契,同时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效果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