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1 > > 详细内容

Unit 4 My home第四课时_四年级英语教案

教学重点:句型:is it…? yes, it is. / no, it isn’t.

 词汇:phone  shelf  fridge  sofa  bed  table

 教学难点:听说认读本课生词

 发音:phone不要丢掉尾音; bed shelf两个单词注意[e]的发音。

 教具准备:

 1.  用来做游戏的橡皮泥

 2.  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

 3.配套的教学 unit 4/b/ let’s learn]

 4.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   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句型:where is …? it’s on/in/…

  游戏:guess: “where is …?”

  教师藏起铅笔、书、橡皮、铅笔盒等物。闭上眼睛,猜一猜。用:“it’s in/on”来回答。 游戏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在小组中进行。

 2、用学过的句型描述:

 出示自己设计的房子的图画,用学过的语言进行描述。如:this is my house.

 it’s big. i have a living room.  i have a study….

 先在小组里做这个活动,然后请个别同学展示自己的图画,给大家介绍。

  (二)   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let’s learn的(教材配套),提问“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鼓励们积极发言,尽量说。

 2、学生会说到tv. table. chair desk甚至bed 等词。如果学生说出本课的生词,教师要特别鼓励,并反复的读几遍,加深学生的印象。如果指着table说成了desk, 教师可通过图片对比两个单词的不同。

 3、针对第2项说的情况进行生词的学习

  教师图片出示phone等图,教学生一一学说生词,每个生词示范读后,都请大部分试读。注意phone的尾音。

 4、教师播放,跟读学习

 5、游戏:将本课时的单词上下左右贴在黑板上,播放录音,学生听一听,指一指。再次打乱图片顺序,学生根据录音指图片。教师还可请能力强的学生说单词,其他指图片。

  6、让学生听录音,跟读let’s learn中生词。然后教师随意说词,快速的指出。

 (三)趣味操练 (practice)

 游戏1:let’s do (unit 4/b/let’s do)

  1)        听录音,边听边做。

  2)        教师边发出口令,边示范动作。示范后,教师发出口令,做动作。

  3)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let’s do的图卡,让看看图,做一做,说一说。

  4)        比比谁最快,教师快速出示图卡或者说指令,迅速反应,做出动作。

 游戏2:听一听,摆一摆

       教师说词,按顺序摆词卡。

       (小组游戏)

 游戏3:布置我的家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四人一小组最好),每小组准备一张大图画(由小组成员在上节课共同设计的家),教师用描述(如:the table is in the kitchen. the shelf is in the bedroom.)用自己的词卡摆一摆。

 (四) 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捏一捏,说一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学生们准备橡皮泥。每个捏一样东西。摆在小组设计的

 家的图片中。摆完后,用描述。(鼓励孩子综合运用本单元的词汇)
板书设计:         

 点评:

 第四课时设计思路

 本课时的语言项目为掌握phone、 shelf、fridge、table、sofa、bed等词。 

 let's do部分训练听指令做事情的能力,在活动中掌握词汇。呈现新课环节,教师先出示let’s learn的,提问导入生词的学习。教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操练单词。同时教师在教学生词的过程时,有意识的将单词带到语言交流中进行,让学生在对话中掌握词汇。let's do部分通过tpr的活动, 让学生在听听做做中进一步巩固本课时的生词。最后通过“捏一捏,说一说”的游戏使学生将本单元的词汇进行综合运用,培养了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学习的趣。

集体讨论家装的探究活动

 探究内容:

  1.what can you see in the classroom?

  2.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school?

  3. what can you see in your living room?

 探究目的:巩固不同日常用品的表达。

 探究形式:组织进行集体讨论:

 探究过程:

  1. 教师引导就以上的话题进行交流。

  2. 小组谈论。

  3.  学生畅所欲言的表现自己,教师要注意鼓励能力稍差的发言。

  4. 对表现好的教师应给予适当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