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垂钓宝典 > 古今垂钓 > > 详细内容

我国古代文人学士有关垂钓的诗词(6)

我国古代文人学士有关垂钓的诗词(6)

  元代散曲作家白无咎散曲《與鹉曲》:
    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擻绿蓑归去。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唐伯虎)《垂钓》:
    烟兩孤蓬足寄居,曰常能办一餐鱼。
    问渠勾当平生事,不弄纶竿便读书。

  唐寅为其名画《垂钓舟》所配诗句:
    茶灶鱼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阴阴。
    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

明代曲坛名家王九思《杂咏.寄生草》:
    渼陂水乘个钓艇,紫阁山住个草亭,
    山妻稚子咱欢庆,清风皓月谁争竞,青山绿水咱游咏。

  明代诗人韩廉的《题秋江独钓图》:
    孤舟荡漾出江干,秋水涵空绿树寒,
    更尽水源寻绝境,莫教征税及渔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爱垂钓,有一次在没钓到鱼时,随员中有 位有文才的解缙为打消皇帝焦虑,立即吟出一诗:
    数尽丝纶落水中,金钓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钩龙。

  淸代著名诗画家郑板桥《渔家》:
    卖得鲜鱼百二钱,余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清代诗人马朴臣《渔》: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
    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这些诗词:
  —是说明垂钓在我国,历来都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活动,留下诗 作的虽然只是一些文人学士,但参与垂钓活动的却包括各阶层的 贫民百姓,从上所列诗词中描述的对象都是披着簑衣的“渔翁' “渔父'就充分证明了垂钓是一种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
  二是说明垂钓活动不仅揭到历代文人学士的喜爱,而且达官 显宦,甚至贵至君主皇帝也都加入了垂钓的行列,可见垂钓这项活 动的广泛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