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垂钓宝典 > 古今垂钓 > > 详细内容

姜太公垂钓--传说故事

姜太公垂钓--传说故事

  关于姜太公垂钓的故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这 个故事不像前面两个故事所说的那样属于神话传说,而有一定真 实性。这个故事,我国许多古箱如<史记>、《战国策》、《孟子》、 《庄子》、《荀子》、《淮南子》、《韩非子》A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所 记载。姜太公被周文王请去出谋划策,打败暴虐的纣王,浦佐武王 确立了周朝大业,这些都是事实。但《封神榜》中把他说成是具有 十分神奇的法术的人,就不是可靠的了。
  姜太公名尚,宇子牙,齐地人。其祖先曾当过“田岳”之官,掌 管四时及四方诸侯之事,曾帮助大禹治水,立过大功,被封于吕地, 故姜尚又称吕尚、吕望。
  到了姜尚这代,家境衰落,生活逐渐穷困,他只好到富户家中 当个佣人,后来由于主人对他不满意,把他辞退。在50多岁时,他 来到河南叫延的地面靠垂钓度日,但鱼不上钩。于是,他又改做 饮食小贩,但依旧没有生意,把本钱都亏掉了。
  他想当苦力,但又没有气力,无人肯雇他。这时,和他一起生 活了几十年的妻子也抛弃了他。
  这时姜尚已经年高70,他来到殷朝的都城朝歌,做卖肉的生意,可运气不好,肉卖得发臭也没人买。
  姜尚毕竟是个有才学、有抱负、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尽管在 生活上历尽坎河、饱受挫折,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反而使他更加坚 韧不拔地去追逐自己的理想。他十分不满当时统治者纣王的专横 暴虐、昏庸无道i又听说周文王公正廉明、礼贤下士,便立志去辅佐 他。他不愿自己去求文王,便隐居在渭水之边,以垂钓为生,以等 待为民除暴、顺应天意的时机。
  由于他的垂钓并非真正想要获得大量的鱼,所以传说他的鱼 钩是直的,而且也不用钓饵。所以我国戏剧中写到这段情节时,说 他在垂钓时口中还要念叨着“愿者上钩,不愿者罢休”。而文学家 评论他时,则说他是“钓人不垂钓。”意思是说,他只是为了等待周 文王来拜访并接他出山罢了。
  有些古箱中己载,说他在渭水边一共隐居了 20年,而垂钓等 待就花了 10年时间,直到80岁头发白了,才等到周文王来请,经 过执掌兵权、运筹帷幄,与纣王兵将战斗多年,彻底击敗殷纣王朝 之后,90岁的姜太公才获得荣耀,当上了军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