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作文知识 > 最新作文资料 > 升学考试 > > 详细内容

中考作文_以“告诉我”为题

 模拟题37湖北省黄冈中学告诉我风儿有语,告诉我心中的不快总能随风而逝;花儿有语,告诉我化作春泥的美丽心境;书香有语,告诉我成长离不开知识的陪伴;亲人有语,告诉我什么是温暖什么是亲情;师长有语,告诉我什么叫严谨,什么叫诲人不倦……请你以“告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定,但不能少于600字。

 这道半命题作文试题给了考生较自由的创作度,也容易写出精彩的内容。

 一是补题巧妙,扬长避短。明显地,“告诉我”这一文题既可填入写实的词语(能够用语言告诉“我”某个道理,给“我”某一启示),如“老师”“爸爸”“小王”等;也可以填入写虚的词语(用事物的特点或行为暗示某个道理或给“我”的启示),如“花儿”“清风”“蜡梅”“雷雨”等;还可以填入含有某个事件的短语,如“成长的经历”“钓鱼游戏”“一次特殊的长跑”等。结合自我特长补题,文章更易出彩。

 二是扣题要紧,立意宜深。扣题时应重点关注“告诉”一词,关注所写对象(或事件)对“我”的启示与影响,写自然界的景物给自己的启示时要抓住其给人启示的主要特性铺排渲染;写人物言行思想给自己的启示时要抓住“动情点”细腻刻画;写某一事件给自己的启示时要抓住核心事件叙写,并着意于描摹“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文章的立意才会更深刻。

 学车的经历告诉我
生命的长河,星辰闪烁。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寄寓着深刻的道理,正如那次学骑车的经历静静向我诉说的。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做完了作业,闲着没事干,便在屋子里四处张望。这时,屋角的一辆自行车映入我的眼帘,脑海中不由得产生了一个念头。于是,我缠着妈妈和我一起去附近的公园练习骑自行车。

 那时候,我个头还很小,可是自行车却很高大。一路上,我踉踉跄跄地推着车,好几次差点就要摔倒了,好不容易才超翅超超到了公园。一到那儿,我就在妈妈的帮助下迫不及待地爬上自行车,还没等坐稳当,我的屁股就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把着车后座的妈妈支好车扶起我说:“骑自行车千万不能心急,把心静下来,眼睛看着前方,脚不停踩踏板才能保持平衡。再试试看吧!”

 我站起身来,揉了揉屁股,再一次爬上自行车。这一次虽然同样连着摔了几跤,但明显有了些进步,好不容易骑了五六米后,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妈妈一手扶起车一手牵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当你感觉车子要往右边倒时,你的左手就得加把劲儿;感觉车子要往左边倒时,你的右手就得用点儿力。记住,眼睛要向前看,明白吗?这次,你一定能行的!”望着妈妈满含笑意的脸,我似乎悟出了点什么,心里不由得默默地把她的话念了好几遍。

 “这次一定要成功!”我暗暗对自己说。于是,我又一次开始绕着花坛骑,一圈,两圈,三圈……我变得兴奋而激动,不由自主地大声喊道:“我成功啦!”

 就是这样一次骑车的经历告诉我:只要你目视前方,找准前行的方向,永不停步,并试着在前行的路上不断矫正自己的错误,那么,成功就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剪裁得当,重点突出。文章以学骑车为主要事件,以因学车得到的启示为成长转折点立意,剪裁时紧扣这一立意点,渲染学车之难、详写目视前方、脚不停踩踏板及如何保持平衡等细节,无不在为后文寄寓的哲理铺垫,详略安排极具匠心。

 因事成理,水到渠成。文章准确地找到了事与理之间的连接点,“目视前方”“永不停步”“不断矫正自己的错误”与主体部分的事件紧密关联,因此,所寓哲理便显得极为自然而贴切了。


 断翅的蝴蝶告诉我
初春的早晨,空气里氰I着潮湿的霉气,屋外,细雨丝丝,携着寒气的风吹打着刚刚吐芽的垂柳。

 细雨一如我因失败孤独而烦闷的心境,屋子里静得让人窒息,我一时没有找到前行的方向,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不如推开窗,释放这无边的懊恼与落寞!

 还没来得及将视线投向远处,便有一只蝴蝶闪入我的眼帘。那是一只紫色的蝴蝶,淡紫的翅翼上布满黑色的斑纹,漂亮极了!正待欣赏它张开翅膀翩翩起飞时,却蓦然发现它的右翼残缺不全!心头不由得一惊一一这竟是一只断翅的蝴蝶!它努力地扭动着身体,似乎要用尽全力飞离窗权。它以数位的扇动频率起飞,可是没飞多高就被屋檐上滴下的雨水击回原处。在一次又一次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后,终于还是落回到窗台上。

 “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结果!与其这样徒劳,还不如躺在原地休息呢。”我默默地看着它,不由得摇摇头喃喃自语。

 雨渐渐大了起来,蝴蝶怕是永远也飞不走了。我伸出手想去帮帮它,却又不忍惊动它而耽搁了它休息一一算了,还是让它自生自灭吧。

 

 转身拿本闲书想打发点时间,心里却莫名地牵挂着那只可怜的蝴蝶。站在堂屋片刻之后,还是折转身悄悄地回到窗台边——
我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一一湿AA的窗台上竟已经没有蝴蝶的影子!难不成它凭着残体飞进了一旁的草丛?匆匆赶到窗外,仔细寻觅间发现它果真在一片嫩绿的草叶上悠闲地睡着了,几滴晶莹的雨珠珍珠般地缀在它的身后。抬起头来,发觉天是蓝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阳光透过柳树的缝隙朗照在草丛上,仿佛一道七色的虹。

 蝴蝶诡异地频频扇动着翅膀,仿佛失衡般地飞走了,飞向更高更远的天空。

 是的,断翅的蝴蝶飞走了。健全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止步不前呢?

 两线并行,联想自然。喜欢作者两线构思的灵性,“蝴蝶”的痛苦蜕变与“我”的心理转折,在动情的叙写中结合得极其自然,善于联想不仅仅是一种值得倡导的逻辑思维方式,更是写作过程中很值得借鉴的行文思路。

 方式多样,表达得体。“我”与“断翅的蝴蝶”之间的故事、对蝴蝶的关切与“我”遭遇低谷的浓情、断翅也飞翔的深刻哲理完美结合,不仅使文章更深刻,也使文章更为灵动。

 父亲告诉我
邹思怡
从小到大,父亲总让我捉摸不透。

 我自小动作就比一般的孩子慢半拍。放学时教室里走空了我仍在做作业,父亲只能在门口苦苦等待,毫无怨言。等到我大功告成,父亲走在前头,我便背着沉重的书包,像犯了错似的跟在他的后头,默不做声。到家时早已是掌灯时分,母亲早已备好了满满一桌菜等得有些不耐烦,每每追问我晚归的缘由时我都只能沉默以对。

 “吃完饭赶快去把作业做好,明天早点起。”父亲端着小酒杯一边小口地喝着酒,一边翻看当日的晚报,也不解释。

 也许是因为让父亲等得太久而自责吧,这天晚上完成得比以往要快得多,书写也更为工整。这天我睡得很早,出乎意料的早。

 第二日,父亲早早地敲响了我的房门。我睡眼惺松地看了看表:才五点!

 我从未起过这么早!等我洗漱完毕,父亲便带我跑步去早市,他跑得不快,年幼的我却无法跟得上,便急急地让他等我。父亲头也不回地跑进早市,丝毫没有等我的意思,我只能喘着粗气拼命在身后追赶。

 “第一次到这里,看看吧。”似乎并不在意我喘得难受,说这话时父亲出奇的平静。艰难地抬起头,早市熙熙攘攘的人头,小摊贩不绝于耳的吹喝,的确是一道难得一见的别样风景!

 

 “现在一一懂了吗?早一点和晚一点的风景截然不同吧?眼前的景象是不是更新鲜?每天放学,其他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你呢,还磨磨蹭蹭地在做作业,你以为我不生气吗?我明白,我如果在学校就对你大发雷霆,你的自尊心会受伤害,所以,我只能忍着。我如果在家里训你,你母亲会心疼,所以,我也忍着。我一直以为,你自己最终会明白‘早一点更好,这个道理的,可是一点改变也没有。我很着急,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你。所以,是该好好想想的时候了。你说呢?”


 很少听到父亲一口气说这么多话。我仍然无语,心潮却不由得翻腾开来。

 父亲是在告诉我,早一点快一点,便会看到完全不同的风景。

 于是,我开始用时间和意志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当我将三份满分试卷递给父亲的时候,他只是笑着告诉我:

 骄兵必败,要学会虚心。

 写人叙事,情真意切。无论是“父亲”还是“我”,文章都能精准地把握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喝”着酒,“翻看报纸”“丝毫没有等我的意思”,每一笔都传神而极富情感。

 烘托渲染,自然细腻。让“我”捉摸不透的父亲,是在“我”慢了半拍的情形下出场的,是在“我”的自责之中冷冷进入“我”的心灵的,是在早早敲响“我”的房门后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进入“我”的灵魂的,这样的烘托渲染使得“父亲”告诉我的道理更为醒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