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作文知识 > 最新作文资料 > 升学考试 > > 详细内容

高考作文_2013高考议论文范文

 【篇一:选择】

 选择喂自己多想要的,付诸行动。

 ——题记

 面对选择,我们常常呈现出焦急的心态。生怕选错一步,将遗憾终生。也无可挽回,因为这牵连到我们以后的人生。

 幼年时的选择,都是不动声色心理上随着父母的告诫而走。根本无从选择,早已被安排好一切,像是被下了迷药,什么可以选择什么不可以选择。随之听从,但却茫然不懂,而少年的桀骜不训令选择多了一份矜持。从懵懵懂懂到悄然声色。我们终于自己面对选择,不被强迫,随心所欲。但却让我们剑拨弩张,终于感受到焦渴而死,这个成语是如何得知,初中时的一个转折点,让我们有了第一次选择,这个选择是我们人生中第一个部分,我们选择付诸行动,考上好的高中,成为家中的骄傲。

 第二个转折点,便是上完高中的高考,我们焦急多虑,等待着满意的分数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可是我们总是想着结果却没有认真学习,我想结果大概不是很满意。所以选择才会让我们如此难堪。在这个转折点,有多少人却选择了学一门技术却放弃了上普通高中,然后考上没人梦寐以求的大学。这也是人生中最难做决定的选择,每个人的选择只有一次。倘若选错或放弃还来得及吗?也许不能,但却已错过。所以当选择来临是,我们必须冷静面对它,绝不能疏远或是忽视。

 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还有跟多的选择让我们选择,只是每次的坎坷和荆棘都不同于上一次。所以,请认真对待选择。

 【篇二:让】

 一位哲学家说:“只有在全体公民中力倡雷锋精神,人人善小而为,添砖加瓦,才能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厦。”

 雷锋精神是什么?是众多“善小而为”的集合体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而生活中的雷锋少吗?不少。有那选择牺牲自我的张丽莉老师;豪情万丈的义侠巴郎;热血心肠的郭明义;善良无比的小……他们的事迹家喻户晓,他们的行动震撼人心,他们的精神难道不是雷锋精神的最好体现吗?也许你会言辞凿凿地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无法做出轰轰烈烈的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人生似戏,却无排练,无法从头再来,但为何他们却能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那就是因为“爱”,“爱”让他们舍己救人,“爱”让他们毅然决然。善事不分大小,人人都可成为雷锋,只在于是否拥有一颗善心,一颗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的善心。

 曾几何时?我们似乎忘记了感动,忘记了人间真情,忘记了优秀传统,忘记了时代精神。金钱玷污了道义,物欲迷失了追求,贪婪遮住了仁爱。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可是愈来愈多的黑暗、腐败习气也接踵而来:贪污之风肆意蔓延,拐骗之事随处可见,伪劣假冒空前发展等。人们的这些行为揭露了什么?揭露了人们的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丑恶本质。人类逐渐丧失了“本心”,中华民族那经久不息的文化传统已快被他们啃光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行走于黑暗之中的寄生虫,吸血鬼又何曾认识到它的价值!

 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他们的丑恶本质必将让人一目了然,到那时,他们无处躲藏,沦为“过街老鼠”,因为他们所剩下的只不过是一躯壳而已;我相信,人类社会将持续发展进步,邪恶主宰不了世界,人间真情将遍地开花。当那一个个委婉动听,摄人心魂的故事在我们心中荡起阵阵涟漪时,我们蓦然发现:你若是一滴水,应该为人们送去甘甜;你若是一缕阳光,应该为人们送去光明;你若是一颗粮食,应该哺育有用的生命。

 掂量一下生命的重量,很珍贵,但不过几十年;掂量一下金钱的重量,很轻飘,得失一瞬间;掂量一下精神的分量,很沉重,传播却久远!

 让“善小而为”走进你的心灵。

 【篇三:妥协与胜利】

 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对眼前我们无法战胜的困难,我们是该不自量力,还是卧薪尝胆?我觉得这时我们就该妥协了!

 成功不是意气用事,不是敢闯敢拼,而是明白自己与成功的距离!古今中外,有多少伟大的胜利者是靠一鼓作气而胜利的?没有司马迁的妥协,何来的千户绝唱《史记》?没有贝多芬的的妥协,何来命运般的钢琴曲?没有毛主席的妥协,何来的大好河山?

 妥协也许对于一个男人来说看起来很伤面子,但这也是我们恰恰不如女人的地方!我们往往会为了所谓的面子放弃眼前的大好机会!却不知,这是愚蠢幼稚的。

 春秋战国时期,着名的战争之一,就是吴越之战。开始,越国远远不如吴国,并且被吴王抓获。如果是你,或许早就自刎了!但是越王勾践依旧抱着重新兴起的信念,卧薪尝胆,最终大胜吴国。

 如今虽说是一个爱拼才会赢的时代,但我们也要认清自己的实力,不要妄想办不到的事,最终只能遍体鳞伤!妥协可以让自己认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可以让自己掌握打败困难的技巧,让自己更能在社会生存!所以,各位正在拼搏的人啊,不要太执着,该退就退。掉下来不要慌,也许成功就在下方!

 妥协会带来双赢,胜利也将不是幻想!

 【篇四:青春无悔】

 青春,是人生中的一段绚丽的时光,但也像蒲公英一样,那么的短暂,在我们不经意间就会消失。但现在的我们正值青春,应该抓住这美丽的时光,过好充实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让未来的自己后悔。

 青春,一个每一个人都有美好向往的词汇,青春的我们风华正茂,英姿飒爽,珍惜身边的一切,用我们最饱满的热情为未来创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些正值青春的人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自以为自己很轻松,每天父母为自己挣钱,吃喝不愁,就拿着钱到处挥霍。或者是没有自己的梦想,每天都无所事事,玩游戏,看电视,只会享受,不好好的学习,学习一落千丈,还和几个狐朋狗友每天挥霍光阴,从来不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也全然不知青春的重要与美好,殊不知时间不会等任何一个人,就在你碌碌无为,麻麻木木中,青春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青春的我们应该坏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并不断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及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毅力。应该用我们的饱满的精力去不断努力,以获得一个自己所理想的人生。

 青春的我们应怀有自己的理想,向着理想不断努力,这条路上也许充满挫折与艰辛,但我们应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畏艰难,哪怕前方的路再颠簸,雾再浓,让我们无法看清眼前的方向,我们也应该勇敢,不退缩,不害怕的一直走下去,坚信只要不放弃就一定可以到达幸福的终点。

 青春路上的我们并不孤单,有老师的殷殷教导,有父母的细心呵护,有朋友的一路支持和陪伴,他们为我们的青春添上了一道又一道绚丽的色彩,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美丽,更加值得留恋和回忆。可是青春的我们也许会犯很多的错误,有时唠唠叨叨的父母会让我们很烦,让我们出口顶撞,可是事情过后又会感到十分的后悔,觉得伤害了父母,和父母道歉,可事情过后,同样的事情还是会发生,就这样一遍遍的循环,我们就长大了。那时也许会想青春的我们肯定是太想挣开父母那双慈爱的大手,太想自己去适应这个社会,可是在父母眼里自己就是一个小孩,这也许会让我们十分恼火,我们就用顶嘴这种方式来证明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成熟,殊不知,越是这样,就只能越体现出自己的幼稚。

 还有老师,这么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想要得到老师的关注,于是哗众取宠,故意叛逆,故意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来赢得老师的关注,可这样,不觉得太幼稚了吗?为何不好好的学习,取得好分数让老师满意,和老师好好的沟通,那样会觉得生活幸福许多。

 青春,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就是朋友。

 是朋友,在无论什么时候都陪伴着我们。在我们遭遇失败的时候,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出黑暗,重新振作。在我们开心的时候,是他们在和我们分享。也许朋友之间会出过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真正的朋友无论怎么样,都不会离开自己。是朋友,陪我们走过了青春的点点滴滴。

 青春,让我们珍惜青春,面向未来。正值青春的我们,让青春无悔!

 【篇五:不要放弃梦想】

 每个人都怀揣着一份梦想,或许藏在脑中,或许藏在心底。庄子的梦想,天马行空,于是大鹏的翅膀宽阔如云可以引发海啸。然而,不论梦想伟大与否,圆梦之路都不是一番坦途。但我认为,走在圆梦的路上,即使遭遇不幸,也不要轻易放弃。12

 着名科学家霍金,他的成就可谓辉煌,而他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却患了重病,高位截瘫,失去了语言能力,且只有两根手指可以活动,但他并没有被这个不幸所打垮,他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终于成为了伟大的科学家。相反,如果他抱怨上帝对他的不公,就此放弃了他的梦想,停止了奋斗的步伐,一蹶不振,那么,他又如何取得如此的成就呢?又如何能够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人呢?

 再如着名演员王宝强,他从小就怀揣着当演员的梦想,为此,他独自去少林寺学功夫,经过努力,终于进入一个剧组,作了一个影片里连背影都看不到的群众演员,那段日子十分艰难,他身边的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而他却在艰苦的生活中挺了下来。终于,好马遇到了伯乐,他逐渐红了起来。同样都是群众演员,而王宝强却能取得成功,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是因为王宝强没有放弃,他坚持了下去,他挨过了最艰难的日子,没有被赚不到钱的苦日子所打倒,所以才等到了机遇,实现了梦想,迎来了明媚阳光。

 丘吉尔曾说:“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是的,不言放弃是成功的重要秘诀。因为不放弃,冼星海在直不起腰的阁楼上创作出激昂的乐曲;因为不放弃,肯德基创始人在遭遇1009次拒绝后,终于找到了合作伙伴,使肯德基风靡全球;因为不放弃,美国“100米栏女王”德弗斯在“坟墓病”的打击下奇迹般地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这一切的成就都源自——不放弃梦想。

 种子不放弃开花的梦想,即便瓦砾压顶,最终还是绽放出一片春光;溪流不放弃入海的梦想,即便岩石阻碍,最终还是归入大海的怀抱。我们只要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便路途险恶,困难重重,也总有一条,梦想会变成现实;总有一天,我们会品尝到成功的果实,那是别样的滋味……

 【篇六:感悟《小时代》】

 最近一名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小时代》,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热潮,各人议论纷纷:有人说郭导简直是自己亲手把自己的小说毁了;有人说电影和小说同样的精彩,云云。笔者不是一个经常看电影的人,所以我也不是很会判断什么是所谓的“烂片子”,什么是“好片子”。顶着各种的说法,我走进了电影院,看了这套时长1小时56分的电影,看后抛开影片的“好”与“坏”不说,但真的是感触不少。

 首先最让我感动的无可厚非就是四个女主角的友情。她们可谓是活在四个不同的思想层面的人,但是她们走到了一起,擦出了各种的火花。她们为不同的事情争吵着,有时甚至会激动到打起架来,但是最后她们总能和好如初。这样的友情是这个世界上多少的人所羡慕的:每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总能有像顾里这样的“知性女”出来帮忙解决;每当有心事的时候,总能窝在温柔而善于倾听的南湘的被窝,向她倾诉;每当自己不高兴的时候,总能被唐宛如做出各种好气而好笑的事情逗乐;每当自己想到处乱逛的时候,又总能有林萧一样的安静小女生跟在身旁……然而,或许就是这四个人的性格的冲突和互补,使她们能一直如同家人般相亲相爱。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虽然羡慕这样的友情,却不愿意为这样的友情而付出。当下,有很多不成熟的友情就是吵两句架就搬出“绝交”这样的狠话又或者在吵架之后,谁都放不下面子,都不肯先说一句“对不起”。我们检讨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否做到像四位女主角一样的宽容和大方,如果不能,我们没有这么“铁”的姐妹,亦只能自己怨自己了。所以我们看影片,不仅仅要学会羡慕,更加要体会女主角坚定不摧的友谊背后她们各自所付出的努力,从中收获自己做人交友的方法,充实自我。

 接着,让我动容的当然还有顾里和顾源的爱情。多少人感叹这是一对多么完美的情侣:两人虽然都是“富二代”却凭自己的努力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两人都冷漠、高贵但却处处充满着理性;小说中顾源是唯一一个能配得上顾里的人,而且无论发生什么事,顾源都一直认定顾里是自己的终生挚爱……看完我只想说一句:现实中有这样完美的两个人吗?可能有,但是我觉得这绝对是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影片中的顾里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物质的爱情只是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我觉得这就是顾源和顾里之间的爱情的高度概括。

 我们身边不乏“富二代”为了一个穷小子而甘愿为爱出走的事例,但是又有几个是真真正正能坚持到最后?或许公园里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并不富有但却相濡以沫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十年,但难道他们就没有为了柴米油咸这些围绕这“钱”的事情而争吵过?换个角度想,即使“富二代”和穷小子一起白头到老,老爷爷和老奶奶继续幸福地生活,但是他们的生活能比得上顾源和顾里吗?当然比不上!因为他们即使幸福但却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啊,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不一定会低于顾氏夫妇。所以,我们需要告诫看完这部小说和电影的女生,不要沉迷在顾源和顾里那完美得几乎不真实的爱情,自己自立自强远远要比依靠别人好,有些时候我们学会知足就好,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完美而错失身边的种种美好事情。

 最后,对于各主角身上的名牌的衣物,这也是很多人对小四的这部电影和小说最多质疑的地方。小四在微博上曾有一条转发了4万多次的微博称,电影中的这些女生之所以能够全身名牌衣物,都是因为她们的努力和奋斗。我只想说,如果一个家庭收入普通并且不靠任何社会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出来社会打滚奋斗,到他们能够这样全身上下都是国际一线品牌的时候,他们至少也应该会是一个三十有几的中年人了吧!小四写这本书的时候,给予了太多物质生活去“修饰”它,使人看上去是那样的向往但是却不真实。

 然而,整部电影或者说小说让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却是顾源的妈妈——叶传萍。小四提及她的笔墨并不多,只是短短写了她为了自己家的事业替儿子顾源安排“政治婚姻”和她后来出任某集团的董事时的情景。我却觉得她这个人非常地真实: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她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去做一些别人看来并不可取的事情;她会为了自己的公司能有更好的发展,而不顾旁人的眼光想尽办法把另一集团的千金安排给自己的儿子见面,即使最后这桩“生意”没有谈成。但无可否认,叶传萍体现出来的是一个非常鲜明而有对比性的形象,相比起书中其他的人物更能体现出我们现实社会的一种真实情况。

 总的而言,我们看任何小说电影都应用一种辩证的心态来看,要学会吸收影片中的精华部分而且弃掉影片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我们才能以理性的态度立足于当下琳琅满目的“电影、小说世界”!

 【篇七:接受中的付出】

 邻家小孩爱画画,她的妈妈就给他报了绘画班。可是他去了几天就不想去了,理由是小孩感觉每天去绘画班是一种任务、一种负担。妈妈想让孩子发展一下他的潜能,但又不能逼着孩子去,妈妈很伤心。再说孩子,他是的的确确学不下去了,感觉没有兴趣了,孩子很无辜。

 这就是说,付出的不一定会被接受,接受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要去接受。如果你尝试着接受了,再放弃,或许就会有人伤心,有人委屈。

 据说,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而另一片是死水,但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活水那里有鱼儿在水中游,有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而死水那里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歌唱的鸟儿,更没有孩子们的欢笑声。但是据我所知,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却是活水接纳河水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它就也流出一滴水,接受中同样在付出。但死水不同,死水小气的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水和只知道接受的死水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

 即使接受与付出不会成正比,但是鱼与熊掌亦不可兼得。只顾接受不会付出,也会失去同等重要的部分。就像死水,它接受了约旦河水,不付出他的河水与鸟儿欢唱、与鱼儿玩耍。它的河水便失去了生气。相比之下,活海虽失去了河水,但它却得到了那一片生机。

 由此我们要展开我们的大脑神经仔细思考,在死海与活海的相较之中,我们为何不做活水那样的人呢?自然界是如此,那么人类社会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就拿我来说,我既然得到了我想得到的,但是接受与付出是两种概念,失去了就不会有回报,那么付出呢?

 有人说:接受就会有付出,付出却不一定有回报。有人说:付出就会有回报。然而我说,只要付出了就好,接受就会有付出。但不一定是正比。

 哦,我懂了。

 【篇八:残缺也是一种财富】

 早在宋朝,东坡居士便吟咏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感叹。回顾历史的漫漫长河,许多光鲜亮丽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残缺的艰辛。但他们却视此为一种财富,努力将它挖掘,使它发扬,最终成为千古美谈的佳话。

 听,那从钢琴中婉婉流出的优美旋律;看,那舞台上美轮美奂的舞蹈表演。贝多芬与千手观音的表演者们正在进行着自己生命的升华。在光与影的交错间,在声与调的变奏中,他们忘记了自己的残缺,努力地歌颂着自己人生的赞礼。任凭痛苦与磨难的海水无情地拍打着他们,他们依旧如礁石般屹立不动,在他们旁边,有一朵傲岸的菊花馨芳百世。残缺,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断臂的维纳斯正是由于她动人心弦的美丽而震撼世界,试想一下,如果她没有失去那双手臂,她的美丽是否还会令你垂怜,惋惜?曹雪芹由于丧子的悲痛而英年早逝抛下了《红楼梦》这部未成形的文学巨着,而高鹗后补的四十回更使这部作品婉转迂回,悲惨凄切而名扬海外。如果《红楼梦》没有因为它的残缺而引来高鹗的续补,文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还会如此震人心魄吗?缺角的花瓣用它残缺的美丽张扬着自己的绚烂。残缺,这何尝不是一种财富?

 张爱玲曾经说过:“美好的爱情不是拥有而是成全。”仰望他人的幸福,即使自己身无长物,也会拥有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愉悦。但面对残缺,有人奋发向上,也有人堕落沉沦。他们贪恋于他人的光辉而总是抱怨自己的暗淡,但殊不知群星闪耀的背后也总有一块黑幕来衬托它的光亮。面对残缺,我们该做的是化残缺为财富,而非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独臂钢琴师刘伟脚下激越昂扬的曲调;海伦凯勒心上那至纯至美的人格。残缺闪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成为身残志坚人们的财富,它美得动人心弦,它美得震人心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