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 拼音 bí 笔划 10 部首 艹 五笔 afpb 基本解释: 荸 bí 〔荸荠〕a.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扁圆形,赤褐色,肉白色,可食,亦可制淀粉;b.这种植物的地下茎,有的地区亦称“乌芋”、“地梨”。 笔划数:10;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1245521 详细解释: 荸 bí 荸荠 bíqi 〖waterchestnut〗古称凫茈。又称乌芋。有些地区名地栗、地梨、马蹄。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水田中,具匐匍茎,先端膨大为球茎 这种植物的球茎,可作蔬菜,可代水果,也可制淀粉,作中药 -[小测试] 99.99%的人不能全部认识下面这些汉字,但愿你是例外: 荸 顰 驞 驝 驟 鹽 鹼 鸊 鷹 鷺 鷽 鸌 鸂 鸇 鷫 鸏 鸀 鸄 鸁 鷿 鸉 鸈 鷾 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