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再起争端 淘宝将全面“封杀”微信二维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阿里巴巴与腾讯微信之间如今真的是针尖对麦芒。
两周前报道过,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认为微信出台了一些针对淘宝商品和淘宝卖家在微信进行营销的限制措施,随后其官方以卖家利用微信营销运用骚扰用户为由,封杀了微信营销帐号,并且指出微信存在交易的风险。
近来淘宝、微信动作不断,7月26日微信悄悄封杀了一些营销公众号,8月1日淘宝就宣布封杀微信公众号入口。并且就在同一天,淘宝、微信分别推出“淘宝微博版”及苹果版微信5.0。随着微信5.0支付功能的强大,前日淘宝再出击,淘宝网近日在对外发布公告时称,将在1个月内全面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封死了淘宝客们与微信之间的又一个通道。
在这份公告中,淘宝表示将在1个月内屏蔽外链二维码图片。对于已经发布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淘宝给出了1个月的整改期。所谓外链二维码,也就是指通过扫描二维码能指向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的非淘宝链接。
淘宝:微信危及网络交易安全
具体时间表上,8月9日起淘宝网中新发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将无法使用。对于已发的含有外链二维码的图片,淘宝网给出了1个月的整改期。整改期内淘宝会逐步冻结这些图片,但不作商品删除、扣分等处理。9月10日后,如果商户发布外链二维码图片,将会被当做滥发信息行为进行扣分处理。
这也意味着,以后淘宝卖家在自己的网店上只能出现淘宝商圈里的内容,想要借淘宝链接到自己在微信等平台的商品,将不再可能。昨日,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出于网络交易安全的考虑。“我们发现,部分卖家通过外链二维码图片形式绕开淘宝正常交易流程,以达到发布广告信息甚至诈骗的目的。”
在淘宝网提供的一个案例中,一位淘宝买家通过一个“卖家”留在淘宝网店里的外部社交网站二维码信息,添加了“卖家”在那个社交网站上的公共账号。按下“购买”键后,钱款通过即时到账的方式打到了“卖家”的账户里。可是当买家发现商品迟迟未到货,才注意到“卖家”在外部社交网站的那个公共账号消失了,原来这是“卖家”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
封杀微信各方看法不一
业内人士认为,微信的支付环节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行,随着扫描二维码进行购物的盛行,淘宝感到了威胁。淘宝此举明显为了阻止微信来截取买家资源,因为微信5.0新发布的版本具有扫一扫功能和支付功能,卖家发布二微码图片,买家只要扫一扫就可以绕开淘宝支付宝直接进行微信支付,这是阿里很不愿意看到的。部分网友认为,阿里这样的做法涉嫌垄断,限制面有点太宽。为了争夺移动支付从而抢夺移动购物的阵地,淘宝、微信之间还有很多仗要打。
有法律人士认为,互联网企业之间经常会发生类似的不兼容做法,基本深都是为了商业利益,但现在是不是涉及垄断还难以断言。首先需要界定相关的市场到底是B2B,B2C,还是C2C。现在不太容易确定。第二也需要证明阿里在相关市场上是否占据了市场的支配地位。最后还需要判断阿里从数据接口,切断一切微信的做法是否属于滥用的行为。是否具有正当行为。
有分析人士认为,腾讯背后是海量用户。社交媒体、移动平台、支付体系这样一个配套的电商产业链,尤其是微信的这种社会化的影响力,使得社会化的营销将成为这些巨头之间抗衡的新战场,这就让阿里方面非常警觉。现在看看来这个二维码相争一时之间还难分胜负。
卖家不买账
淘宝在公告中解释说,我们发现有部分卖家通过使用含有外部网站二维码图片这种新的形式,绕开淘宝的正常交易流程或者管理体系,以达到发布广告信息,甚至诈骗的目的,这给消费者保障其平台的交易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个声明与之前阿里封杀微信公共帐号时的声明如出一辙,当时阿里也说,近期我们发现一些卖家利用微信营销应用骚扰用户,严重影响消费者的感受,甚至有一些卖家利用应用将整个交易过程引导出淘宝的安全支付体系,让消费者面临潜在的交易风险。
从阿里的口径来说,用户体验和支付安全是他们封杀微信的重要原因。的确淘宝口中的安全问题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日前也有媒体报道了所谓病毒变身二维码,窃取信息出新招的消息。比如有一个市民喜欢网购,一次发现一个淘宝促销二维码甚至扫了一下,没想到支付宝的余额就没有了。有统计说,上半年发现的恶意软件中,90%通过二维码来传播的,媒体也提醒用户不要随便的扫描二维码。
这个举动出现以后,淘宝卖家自己的网店上就只能出现淘宝商圈里的内容,想要借淘宝链接到自己在微信等平台就不太可能了。对于淘宝的上述解释,很多卖家是并不买账,有卖家就说,店铺中不让出现二维码,这就代表着淘宝为什么越来越封闭了呢?他们可能也想不通,商业战争的背后,受伤的可能永远是这种小的商业链中的卖家或者参与者,这种巨头之间的竞争到底如何能够良性,我们也会继续关注。
- 上一篇:妻子出轨,丈夫反而输官司又赔钱
- 下一篇:养老保险取消“双轨制”终“并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