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THING 15英寸电调数控彩显屡烧开关电源的场效应管和行输出三
打开显示器检查,除这两个管子和保险丝外,其他元器件未见损坏。更换保险丝和场效应管以后,通电试验工作正常,看来故障点应在行输出上。在更换了行输出管(使用功率较大的BU2527AF)后,为了便于测量行管的,在B+电路中临时串联了一个2Ω/3W的,测量上的,可以算出行管的电流,比直接测量电流方便。连接PC机通电后发现,彩显的屏幕能显示图像,但有比较严重的枕形。测量行管的电流为850MA,而且还在不断地上升,很快达到了1000MA,行管非常烫手,估计温度超过断开了Q408的D极,使B+电源的自举升压电路失效。另外在B+电路中串联了一个12V和一个6V,使B+电压和升到62V(44V加蓄电池的18V),以保证彩显在640×480的模式下能正常工作(编者按:此维修技巧值得借鉴!)。通电后测量行管的电流为340MA,电流正常。这说明故障的根源就是B+电压太高,表明二次电源自烩升压电路有了故障。二次电源自举升压电压的工作原理是:参看图2,主电源输出约+44V的电源,经线圈L408和场效应管Q408组成的二次电源自举升压电路以得到B+电源。Q408工作在开关状态,其G极为正时,Q408导通,+44V电源经L408和Q408的D 极、S极到地构成通路。因中的电流不能突变,L408中的电流由小到大线性增大,电源的能量则转变为线圈中的磁场能量储存在L408中,Q408的G极电压为零时,Q408截止,L408中的磁场能量转变为电能,极性为左负右正,它与开关电源的+44V电源相串联,再经D410整流和L409、L407、C408后得到B+电源。只要控制送往Q408场管G极的脉冲宽度,就可以控制L408流过的电流,也就是控制B+电压的高低。由图2可见,行输出变压FBT第8脚输出的逆程脉冲,经D412整流、C421滤波,由R432、VR402和R427分压以后,再经R524送到401(STV7778)的第40脚,与IC401内部的基准电压比较后,由22脚输出一定宽度的脉冲,经Q410和Q412放大后,送到Q408的G极以控制B+电压的高低。一方面,彩显的显示模式不同,IC401的22脚输出的脉冲宽度也不同,就可以分别输出高低不同的电压以满足不同显示模式下所需要的B+电压。另一方面,若B+电源的负载有了变化或是其他因素引起FBT各绕组的电压产生波动,FBT第8脚输出的电压也会有变化,使IC401第40脚的电压产生波动。若电压升高,IC401第22脚输出脉冲的宽度就会变窄;反之,若电压下降,则脉冲的宽度变宽,从而使B+的电压保持稳定。图2中VR402微调用来调整B+电压的高低。增大VR402的电阻就使IC401的第40脚得到的反馈电压减小,于是第22脚输出的脉冲宽度变宽,B+电压上升;反之,若减小VR402的电阻,则B+电压下降。笔者仔细检查了Q408场管、Q410、Q412三极管和相关电阻,均正常完好。短暂地试验了一下800×600模式下的B+电压,发现其高达100多伏,比正常情况下的B+电压高了许多,但这却说明B+电源根据不同的模式输出不同的电压,这部分电路应该没有问题。再仔细检查从FBT第8脚到IC401第40脚反馈电路的各电阻和等元件,发现R432电阻已变质,阻值由6.8KΩ增大到13KΩ,VR402的滑动臂与电阻体接触不良。更换两个元件后B+电源就工作正常了,行管电流在350MA左右,连续工作几个小时行管的温度也不高,行管电流过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