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维修技术 > > 详细内容

笔记本电脑维修判断思路指导

1、维修判断原则、方法
  
  1)特别要注意用户的使用环境,包括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周围环境
  
  A、周围环境:环境、其它高功能电器、磁场状况、网络硬件环境、温湿度、环境的洁净程度;
  
  B、硬件环境:机器内的清洁度、温湿度,部件上的跳接线设置、颜色、形状,用户加装的与机器相连的其它设备等一切可能与机器运行有关的其它硬件设施;
  
  C、软件环境:除标本软件及设置外,用户加装的其它应用与配置。
  
  D、装配检测:由于笔记本的装配的特殊性,因此我们在检修时一定么注意机器的装配是否正确。
  
  2)对于所见到的现象,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在充分的思考与分析之后才可动手操作,尽量的运用我们已有的测试工具来进行检测。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应向有经验或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咨询。
  
  3)维修判断必须先从软件入手,最后考虑硬件的问题并结合昭阳笔记本电脑测试指导中的工具进行测试。下列情况,可考虑从硬件入手。
  
  A、不加电;
  
  B、开机无显。
  
  C、明显的硬件故障
  
  4)必须充分地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操作过程、出故障时所进行过的操作、用户使用电脑的水平等。
  
  5)当出现大批量的相似故障(不仅是可能判断为批量的故障)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连接的设备,以及与故障部件相关的其它部件或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以排除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另外,要审查用户的操作环境,如安放电脑的台面是否稳固、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
  
  2、维修判断方法、思路
  
  1)维修判断总是从最简单的做起:如先查看外观、连接,再看软件的设置、安装,最后检查部件或设备。
  
  2)观察法。观察,是维修过程中第一要法,它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中。观察不仅要认真,而且要全面。要观察的内容包括:
  
  A、加电前的观察
  
  B、拆装过程中的观察。应养成注意故障机原始状况的好习惯,即每进行下一步操作之前,都要观察当前的状况,如连接状况、安装状况、形状状况等;每拆卸下一个部件或设备后,都要对所拆卸的部件进行认真查看,如:部件上芯片或器件的颜色、插槽、接插件等;
  
  C、加电过程中的观察。加电中,应重点观察:指示灯、风扇、气味、屏幕显示的内容(包括一闪而过的内容)等。
  
  D、周围环境的观察。这一点一定要引起维修工程师的足够重视。
  
  3)软件检查与判断建议
  
  A、操作系统方面。如操作系统是否能正常启动、响应和运行(判断的思路参见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是否存在病毒等;
  
  B、设备驱动安装与配置方面。即设备驱动程序是否与设备匹配、版本是否合适、相应的设备在驱动程序的作用下是否能正常响应;
  
  C、磁盘状况方面。检查磁盘上的分区是否能访问、介质是否有损坏、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判断的方法参见第二部分中的相关内容)
  
  D、应用软件方面。如应用软件是否与操作系统或其它应用有兼容性的问题、使用与配置是否与说明手册中所述的相符、应用软件的相关程序、数据等是否完整等;
  
  E、设置,在必要时应先恢复到最优状态。建议:在维修时先把BIOS恢复到最优状态,然后根据应用的需要,逐步设置到合适值。
  
  F、在硬件配置正确,并得到用户许可时,可通过重建系统的方法来判断操作系统之类软件故障,在用户不同意的情况下,建议使用自带的硬盘,来进行重建系统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重建系统后,逐步复原到用户原硬盘的状态,以便判断故障点。
  
  4)隔离法。这种方法与下面的最小系统法类似。即将有可能干扰故障判断,或怀疑有故障的功能屏蔽掉,以突出故障本身的一种判断方法。这种方法不仅用于硬件维修,还可用于软件维修。
  
  5)最小系统法。最小系统是指在满足特定应用的条件下,使用的最少的部件配置来进行维修判断的方法。最小系统有两种:
  
  硬件最小系统:既是光板测试,只包括主板、CPU、内存、液晶屏和,这种测试可以排除很多由于装配而引起问题。
  
  软件最小系统:只含有电源、主板、CPU、内存、显示卡、硬盘、键盘。在这个系统下,检查软件问题、启动问题及硬件问题。
  
  利用最小系统法,有两种判断思路:
  
  A、在所组成的最小系统配置下,查看故障是否复现,如果故障消失,说明问题出在其它部件或设备上,否则问题出在最小系统中的部件上。
  
  B、最小系统法,也可反转使用,即从当前故障机的配置开始,逐步减少部件,最后至最小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当减掉某部件后,故障消失,则在减掉的部件中就有可能存在故障部件。减少部件的顺序,建议:A、先减去非联想部件,然后是联想标配部件;B、先外围设备,后内部部件;C、先其它板卡,后驱动器à显示卡à内存。
  
  6)用替换法
  
  进行替换及比较判断替换、比较的顺序。建议如下:
  
  A、应根据故障的现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类别,来考虑需要进行替换比较的部件或设备
  
  B、在替换比较的过程中,应按先简单后复杂的顺序进行替换比较。
  
  C、替换比较,应最先考查与怀疑有故障的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线、信号线等,之后是替换怀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后是替换供电部件,最后是与之相关的其它部件。
  
  D、替换比较,还可从当前部件的故障率高低来考虑最先替换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进行替换。
  
  7)加装硬件设备后,如无特别说明,最好先由操作系统自动识别。而且最好在删除了旧设备后,再加装同类新设备。
  
  8)随机性故障的处理思路。随机性故障是指:随机性死机、随机性报错、随机性出现不稳定现象。对于这类故障的处理思路应该是:
  
  A、硬件,特别是上门服务时。一定要在充分软件调试和观察后,在一定的分析基础上进行硬件更换。如果没有把握,最好在维修站内进行硬件更换操作。
  
  B、以软件调整为主。调整的内容有:
  
  a)设置BIOS为出厂状态a)查杀病毒b)调整电源管理c)调整系统运行环境d)必要时做磁盘整理,包括磁盘碎片整理、无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质检查(注意,应在检查磁盘分区正常及分区中空余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进行)。
  
  C、确认有无用户自加装的软硬件,如果有,确认其性能的完好性。
  
  3、维修判断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进行故障现象复现、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应避免故障范围扩大。
  
  2)在维修时,须查验、核对装箱单及配置
  
  3)加电前,必须认真观察周围的环境、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以确认无异常。下列情况应重点注意观察:
  
  A、电源环境--值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电源是否稳定;在同一电源分支上是否有较大的干扰设备。
  
  B、周边环境--设备间的距离,其它产生干扰的设备,其它设备与电脑设备的连接情况。
  
  C、温、湿度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D、设备间用于连接的插头座是否完好,接触是否牢靠。边线连接是否正确。
  
  E、电脑设备及所边其它设备是否存在变形、变色、异味等异常现象。
  
  4)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应用或设备,应在认真阅读用户使用手册或其它相关文档后,才可动手操作。
  
  5)在进行维修判断的过程中,如有可能影响到用户所存储的数据,一定要在做好备份或保护措施,并征得用户同意后,才可继续进行。
  
  6)如果要通过比较法、替换法进行故障判断的话,应先征得用户的同意。
  
  7)在维修过程中,要注意:
  
  A、设备及系统等的驱动、补丁是否安装、是否合适;
  
  B、系统时间是否设置正确;
  
  C、所在故障是否为业内公认的BUG或兼容问题;
  
  D、硬件设置是否正确、合适。
  
  8)平时要多注意阅读《技术直通车》、《技术信息通报》等下发的技术资料。
  
  9)必须努力掌握相关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与对应的配置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各配置参数的意义与适用的范围。

 4、功能测试工具在维修判断中的应用
  
  1)主要功能测试工具
  
  A、KB测试工具
  
  B、测试工具
  
  C、FAN测试工具
  
  D、快捷功能键测试工具
  
  E、并口测试工具
  
  F、串口测试工具
  
  G、电池测试工具
  
  H、CD-ROM测试工具
  
  I、LAN测试工具
  
  J、MODEM测试工具
  
  K、整机功能测试工具
  
  L、时间测试工具M、测试工具
  
  N、1394测试工具
  
  O、USB测试工具
  
  P、VGA测试工具(AV端子、)
  
  R、Audio测试工具
  
  S、电性能测试工具
  
  T、红外传输测试工具
  
  U、FDD测试V、HDD测试工具  

 2)依据上述判断方法思路,功能测试项目中的工具将有很大的发挥余地,可以在维修中和上述在判断方法思路结合来更好的解决问题,例:一台昭阳笔记本电脑并口设备不工作的故障,依据上面的维修思路机3中维修判断指导可能是下列问题:
  
  A、在BIOS设置中检查并口是否设置为“ENAB”。
  
  B、检查所有的连接是否正确。
  
  C、检查外接设备是否开机。
  
  D、检查打印机模式设置是否正确。
  
  E、检查主板上的南桥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F、更换主板可以看到这个维修思路是从软件设置到检测硬件,由外到内,简单到复杂的方式来进行分析,是一个比较标准维修思路,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功能测试项目中的PIO接口的检测程序就能使的问题的解决更加方便,快速。如果按下面的方式来解决A、在BIOS设置中检查并口是否设置为“ENABLED”。
  
  B、用PIO测试程序检测是否正常。
  
  C、检查所有的连接是否正确。
  
  D、检查外接设备是否开机。
  
  E、检查打印机模式设置是否正确。
  
  F、检查主板上的南桥芯片是否存在冷焊和虚焊现象。
  
  G、更换主板。
  
  第一步排除硬件设置故障后,用PIO检测程序完全脱离用户的软件使用环境在DOS下对硬件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很高效的判断出是否属于硬件问题或是软件问题,便于更好明确故障原因是否由于主板故障或者是由于用户使用不正确造成的。
  
  由上例可以看出正确的应用测试工具能够节省维修时间,在维修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a、是否硬件设置问题;b、使用测试工具测试判断是否硬件问题,可以节省大量软件调试的时间直接对硬件进行测试,c、明确问题,如果是硬件问题,可以直接进行更换,如果是软件问题就进行软件调试。
  
  以上是对于测试工具使用几个步骤,具体问题结合不同的工具进行测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找最佳途径。
  
  3)功能测试工具应用的几个特点
  
  A、在排除硬件设置的基础上高效判断故障点
  
  B、能脱离用户软件设置环境进行功能测试,从而可以不受软件影响进行专门的功能测试.
  
  C、维修人员可以在测试结果出来后,根据具体是软件问题或硬件问题而去依照“维修判断指导”中的过程一步步的解决问题
  
  D、功能测试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步骤请参考《昭阳笔记本电脑功能测试操作指导》说明书进行正确的操作。
  
  E、此测试工具不仅是维修故障检测工具,而且也作为维修后的检测工具,可以进行单项功能检测及整机功能检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