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LCD)结构原理
()属于被动型显示器件,是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通过交流电场控制环境光在显示部位的反射(或透射)来显示的。它本身不发光,不能在光线黑暗的环境下显示。
液晶是一种具有电光效应的物质,它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既具有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液晶主要可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大类。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是热致液晶。它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子排列发生了变化,其光学特性也随之发生变化。黑白液晶显示器通常是将上、下两块具有透明电极的玻璃叠放(留有一定的间隔),四周封接在一起,封接边框上留有一个注入口。
从注入口抽真空并注入液晶材料后,将注入口密封好。在玻璃的上、下表面各贴上一片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底部再加上一片反射板。
当入射光通过上偏振片(其偏振方向与上电极面液晶分子排列方向相同)形成的偏振光射入液晶层时,其被液晶层扭转了90。,液晶盒为透明状态,可以看到反射板。当液晶盒上、下两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的交流时,电极部位的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转变成与上、下玻璃面垂直排列状态,此时液晶层失去旋光性,不能改变偏振光的方向,因此看不到反射板,只能看到电极(电极可制成数字、字符或图形)部位为黑色。
下图是液晶显示器外形图。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种类
- 下一篇:LED数码显示器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