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电子设备技术 > 电器电路基础 > > 详细内容

电视伴音的传送方式

 对于电视伴音,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标准和制式,我国采用D/K制式。

 D/K制式第一伴音中频为31.5M(其他制式为32MHz、32.5MHz、33.5MHz),D/K制式第二伴音中频为6.5MHz(其他制式为4.5MHz、5.5MHz、6.0MHz)。

 伴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数采用调频()方式传送。被调制的伴音信号需要和被调制的图像信号共用一个通道传送,送到电视机内部后,先送入高频头,从高频头输出的中频信号(图像中频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再送到中频处理进行处理。  

 在电视机中,高频头输出的中频信号送往中频处理电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内载波方式;另一种是准分离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内载波传送方式  

 从高频头输出的中频信号和图像中频信号,经()后,送到中频处理电路中。在中频处理电路中,伴音第一中频(31.5MHz)和图像中频信号(38MHz),产生伴音第二中频(6.5MHz)调频信号(SIF),再经放大和鉴频,还原出电视伴音,如下图所示。这种传送方式的优点是简化了解调电路,电路简单,伴音第二中频稳定:缺点是图像、伴音之间的串扰很难彻底克服。

内载波传送方式框图

 

 2.图像/伴音准分离传送方式  

 从高频头之后,图像中频信号和第一伴音中频信号的处理是分开进行的。提取图像中频信号VIF,经图像声表面波滤波后,对伴音中频信号进行很深的吸收,消除了伴音信号对图像的干扰,包括2.07MHz差拍干扰,有利于图像质量的提高。对于第一伴音中频信号通道,图像中频和第一伴音中频各有一个峰(fD、fs),使伴音信号不衰减,有利于提高伴音通道的。窄峰fD(38MHz)锁相产生解调参考信号,为内载波发生器提供频率基准,该基准没有抖动,并避免了由内载波差拍引入的差拍干扰。

 内载波发生器中,伴音第一中载频fs与解调参考信号相乘(混频),产生频率搬移,形成第二伴音中载频信号,再经放大和鉴频,还原出电视伴音,如下图所示。

图像/伴音准分离传送方式框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