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
图1~图4是几种常用的直流电动机驱动。这里介绍其工作原理及根据直流电动机的参数选择功率MOSFET。
采用N管来驱动直流电机是最简单的,如图1所示。在N管的栅极加高(TTL逻辑电平)、VGS约5V,N管导通,直流电动机得电运转;在栅极加低电平时,N管的VGS—OV,N管关断,直流电动机不工作。这电路的优点是简单,控制电动机停、转也十分方便,但在N管关断的瞬间,电动机中的会产生感应电势与V叠加在一起作用在N管上。因此,N管的耐压(VDS最大值)要高于感应电势与电压之和才不会被。
图2是由一个P管及一个N管组成的开关来驱动直流电机,其工作原理读者可自行分折。
图3是由双N管组成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电路。上面一个N管的栅极G与源极S连接在一起,即VGS-OV,这个N管是不工作的,仅仅是内部的并接在直流电动机的两端。这二极管的作用与上并接二极管的作用相同,即在下面的N管关断的瞬间,它给中储存的能量形成的感应提供通路,保护下面的N管不被过高的感应电势击穿。N管内的二极管最大正向电流Is:
Si9955为2A、Si9956为1.7A、Si9959为1.8A,感应电流应小于ISo图4由两个P+N管组成桥式驱动电路。在N端施不同的逻辑电平,可实现直流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接通电源Vcc后,若控制端(VCCN)加高电平至VT1、VT2的栅极,VT3、VT4的栅极上加后的低电平。这样,VT2、VT4管通.VT1、VT3关断,ID的流动方向如图5所示(电动机正转);若在VCCN端加低电平,则VT1、VT3导通,VT2、VT4关断,ID的流动方向如图6所示,电动机反转。
这里要注意的是控制电压的高电平应与VOc基本相等。如果VCC的电压是5V,则VOc端可施加TTL逻辑电平来控制;若Vcc=12V,则逻辑电平的高电平必须大于11.2V,逻辑电平低于0.8V。
MOSFET的选择
图1~图4电路可以采用双功率MOSFEI-。图1及图3的电路可采用双N管Si9955、Si9956及Si9959,图2及图4电路可采用P+N管Si9952及Si9942。
直流电机有两个主要参数:额定工作电压及额定工作电流。在低压应用电路中,其额定电压有5v、12V、24V及36V等,额定工作电流范围较大,从几十毫安到几个安。所选择的功率MOSFET必须满足VDS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若无二极管保护,还要考虑电感的感应电势);ID应大于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流(还要考虑工作温度大干250C时ID的下降),要留有足够的余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大于额定电流)。
N管的耐压较P管要高得多,Si9956耐压20V、Si9955耐压50V,而Si9959耐压可达60V。它们在VGS=4.5V时ID最大值分别为1.5A、2A及0.6A。
图1中若将两个N管并联连接,则电流可加大一倍。在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不高,其电感量不太大的情况下,采用50V耐压的Si9955是很安全的。若图1中的电动机额定电压高、电感量大,则建议在电动机两端并联一个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者肖特基二极管,其正向电流IF应大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Si9942耐压20V(N管)及-20V(P管),Si9952耐压比前者相应高5V。因此图2选用该管的电路适合于额定电压12V以下的电机;另外,还要考虑电感的感应电势的影响。图4电路中串接在两管(P管及N管)之间,因此它的耐压提高了一倍。
这里还特别要注意的是,图2中若采用Si9952双功率MOSFET,其P管的-VDS=25V,但-VGS=20V。当电源电压Vcc接近-VGS时,为防止电源中的干扰脉冲超过极限-VGS值,可采用保护措施,并用肖特基二极管并接在电机M上作P管保护,如图7所示。稳压二极管可采用6—10V。可按R=(Vcc~Vz)/(3~5)mA来选择R值。
图4中的反相器可采用贴片式单门器件(型号为TC4S69F),性能与4000系列相同(新新电子有限公司可提供),其封装及管脚排列如图8-a所示。也可用分立元器件搭成,如图8-b所示。

- 上一篇:散热风扇自动控制电路
- 下一篇:CMOS电路的输入特性与系统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