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隐极性烧组的特点、接线与维修
一、隐极性绕组的特点与接线
隐极性绕组每组线圈不但各自形成磁极。而且相邻两组线圈组之间还形成磁极,所以线圈的组数为磁极数的一半。
下图为24槽4极电动机绕组展开图。下图a为显极性接法。线圈节距为l-6.单层交叉式,绕组的个数等于磁极数。每相有4个单绕组。绕组的接线方式为头接头,尾接尾。图1b为隐极性接法,线圈节距为l-8,2-7.为同心式绕组。每相有2个绕组。为磁极数的1/2,接线方式采用尾接头。
从图中设定的瞬间流动方向看。两种结构绕组在定子中电流方向一致,因此由电流产生的磁极对数也完全一致。
对比两图可以看出其区别,隐极性每相有两组线圈,并且构成同极性,如N、N极,而S、S极是在相邻的两组线圈之间构成的,因为磁力线的特性是封闭的,磁极是成对出现的。在铁芯圆周上,磁极分布是均匀的。所以S、S极是在N、N极之间构成无形磁极。这就是隐极性接法的称呼来源。这种绕组所产生的极数为极相组的二倍。同相绕组之间距离等于绕组最小节距。其连接规律为:每相的绕组与绕组之间,头和尾相连接(为正向串联方式)。
从绕组结构来讲,l-8的节距显然比l-6的节距大,连接端所用的铜线略多。绕组端面的相应高一点。
二、双层绕组、结构与嵌线
双层绕组电机的功率一般较大。其价格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维修价值。
双层绕组形成为链形绕组。每组线圈由几个相同跨距的单绕组串接而成。其特点为:
选用短节距和调配线圈的有效匝数。使定子磁场接近正弦形,减少了损耗。提高了效率。同时由于连接端长度减少。也节省了铜线的用量。由于线圈尺寸一致,便于绕制,而且嵌入线圈的端头排列整齐,有利于通风散热。不利的一面为,线圈的个数等于定子的线槽数,比单层绕组线圈多一倍,槽内层绝缘也占有线槽的一定空间,使嵌线工序的工时增加。
大容量的电机工作电流也大,所以导线较粗。由于过粗的导体不便嵌线。实际运用中采用多根导线并绕或绕组接成多路并联的方法来解决,多根导线并联,总截面积等于设计要求的截面积。在选择多根导线并联绕制线圈时,要注意每根导线的截面积不宜相差过大。
现以Y200L2-6。功率22kW的电动机为例。讲述双层绕组嵌线的过程,及双路进火的两种接线方法。
查阅该电机技术数据:转速470r/min,6极,定子槽数为54槽,转子槽数44槽,定子绕组线规为2根φ1.25mm漆包线并绕,每槽线数28T,绕组为双层叠绕。即每个线圈的匝数为14T。绕组节距1-9,链式三连把。接线方式:二路进火。三角接法。
在拆除旧绕组时,可对查阅数据进行比对。如出现较大差异,可对铁芯长度,定子内径、外径进行测量,与数据进行比对,最后决定采用哪一组数据。

- 上一篇:新型显像管
- 下一篇:银极瓷片电容低压击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