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喝水果”≠吃水果 宝贝喝果汁最专业提示

饮料对健康无益,鲜榨果汁应该很健康吧?

现在流行“原汁机”和“打浆机”,妈咪将它们买回家给宝贝榨汁,宝贝每天都要喝几杯果汁,吃水果演变为“喝水果”,更时尚的方式就更健康吗?

果汁VS水果,营养大不同

更多糖

果汁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其次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糖等,含量通常在11~16克/100毫升,有些果汁的含糖量还要更高。

更少膳食纤维

完整的水果中有着丰富的膳食纤维,但果汁在榨汁过程中会损失很大一部分膳食纤维。

更少维生素C

由于榨汁时剧烈的机械活动,也会破坏果汁中的维生素C,所以,果汁中的维生素C会比完整的水果少。

更差饱腹感

由于损失了大部分膳食纤维,果汁的饱腹感也差很多。在相同热量和膳食纤维的条件下,水果的饱腹感比榨成的果汁强。水果是固体状态,需要咀嚼,胃排空的速度也慢;果汁是液体状态,不用咀嚼,在胃里的排空速度很快,肠道中的吸收速度也很快,喝果汁的速度远大于吃水果的速度,而喝果汁所带来的饱感远远小于吃水果所带来的饱感。

Tips:

一个苹果最多榨半杯果汁(一次性纸杯),一杯果汁中大约有两个苹果的糖分,糖分摄入过多,对宝贝健康无益。所以,更推荐给宝贝吃完整的水果,如果担心宝贝太小,吃水果不方便,可以捣成水果泥,或者切成小水果块。

多喝果汁有麻烦

不爱吃饭

很多妈咪发现,宝贝爱喝果汁后就不爱吃饭了,宝贝的肠胃容量就那么大,如果喝太多果汁,尤其是饭前,会占据胃的体积,肯定很难再吃得下其他食物了。

营养不良

不正常吃饭就会影响宝贝获得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均衡营养,长期下去还可能造成宝贝的营养不良。

腹泻

很多妈咪发现,宝贝喝太多果汁后会拉肚子,甚至肚子疼。其实,这极有可能是果糖不耐症。有些水果的果糖含量高于葡萄糖,宝贝的肠道无法有效地吸收果糖,就会发生果糖不耐,这些水果有苹果、梨、西瓜、哈密瓜、芒果、荔枝等。

发胖

果汁往往都很甜,糖含量高,比如苹果汁、橙汁的糖含量都在8%以上,而葡萄汁的含糖量甚至可高达15%~20%,是普通甜饮料含糖量的两倍。喝一杯纯果汁,就能喝进去16~40克糖,40克糖相当于半碗米饭,每天在三餐之外额外喝进去,就可能使宝贝发胖。

龋齿

喝果汁还可能增加宝贝龋齿的风险。宝贝在大约6个月的时候开始长乳牙,果糖糖分高,喝太多果汁对牙齿的健康也不利。果汁对于宝贝的健康真没有妈咪想象的那么好。

Tips:

果糖不耐在一些便秘的宝贝中更常见,因为很多妈咪以为多喝果汁可以帮助宝贝缓解便秘,就会给宝贝喝很多果汁,结果造成宝贝腹泻。看上去是缓解了便秘,其实是果糖不耐症,使得宝贝腹痛,对宝贝的健康很不利。

宝贝喝果汁,4个叮咛

喝太多果汁对宝贝的健康其实也不利。不过,果汁倒也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喝。毕竟有些宝贝可能的确不愿意吃水果,果汁可以作为正常膳食的一部分。那么,宝贝喝多少果汁才比较合适呢?

NO.1别过量

世界各国的权威机构都建议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即不喂果汁、果泥、菜水。满6个月后,可以给宝贝适量喝点果汁。随着宝贝逐渐长大,也可以稍微喝一点果汁,比如,对于1~6岁的幼儿,每日果汁的摄取量需小于4~6盎司;18岁以下的青少年每天不超过12盎司。

NO.2掌握时机

除了要控制宝贝喝果汁的量,也要注意给宝贝喝果汁的时机。一般我们不推荐将果汁整天给宝贝喝,果汁最好是作为膳食的一部分。比如,在宝贝吃正餐的时候,放一杯果汁在宝贝旁边,或者作为加餐,给宝贝一点果汁。

NO.3小心微生物风险

新鲜水果可能被微生物污染,如一些霉菌、诺如病毒等,如果自己在家榨汁,一定要彻底洗净。果汁榨好后,最好尽快喝,不要长时间存放,否则可能滋生细菌,如李斯特菌等。事实上,为了防止喝果汁的微生物风险,世界各国很多健康机构都建议应该喝经过巴氏杀菌的果汁。所以,如果可以,自己在家榨果汁的时候,最好适当加热后再给宝贝喝。

NO.4尽量选择纯果汁

果汁饮料的含糖量一般更高,而且所含的果汁很少,维生素C等有益营养素更少,对宝贝的健康实在没有什么好处。如果要给宝贝喝果汁,一定要选择100%纯果汁,避免喝果汁饮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