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辅食期,这样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孩子的饮食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的,好的习惯会受用一生,但有些不好的饮食习惯也会伴随宝宝一生,更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成长。作为新时代的爸爸妈妈,应该在辅食添加阶段就帮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错误做法:吃零食过多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必要性,但是一旦进食过多,势必会影响食欲,正餐自然也就吃不下了,造成“本末倒置”。长此以往,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发育指标也让妈妈发了愁。
给妈妈的建议
给予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正餐之间,零时应该选择乳制品、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控制糖果、点心等含糖量高的食品,少吃或者不吃油炸、膨化等深加工食品,以利于营养的均衡供给,避免能量摄入过量的同时,造成微量元素的欠缺,想办法用生动的故事教孩子懂得:零食虽然好吃,但是不能多吃。
2、错误做法:饮料代替水
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不但会影响口味,还会腐蚀小牙齿,更重要的是,过多地摄入简单糖类,给孩子提供较多能量的同时,却并没有给予其他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微量营养素,与摄入天然食物相比收益太少,而且,还增加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给妈妈的建议
孩子新陈代谢比成人快,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很高,对水的需要量也很高,1岁左右的孩子全日需水约为1250毫升,除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外,大约有一半需要额外补充,而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爸爸妈妈要狠心限制低营养价值的饮料。
为了引导孩子接受白开水,刚开始可以给水里少加一点新鲜果汁,之后慢慢地减少添加比例,直到宝宝完全习惯白开水,或者准备一个有可爱图案或者卡通造型的软吸管杯,有趣而生动地训练宝宝学会自己喝水。
3、错误做法:边玩边吃
过长时间的进餐,饭菜变凉不利于孩子健康,边玩边吃还易发生呛食意外,喂一口就咽一口,吃的什么,饱了没有,孩子完全没感觉,从长远看,还会让孩子养成做事不专心、拖拉的毛病。
给妈妈的建议
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10个月左右大的宝宝,已经开始进入“我自己来”的阶段,他们很喜欢自己动手喂自己。妈妈除了提供一个气氛舒适、愉悦的进餐氛围之外,给宝宝穿好一个防水围兜,准备一款受宝宝喜爱的餐具,适时培养他们自己抓食的能力也很重要。
使用专用的餐具,鲜艳明快的色彩,加上精致可爱的卡通图案,很能让宝宝产生愉悦的心情,随着天生的好奇心的增强和强烈的探索欲望,孩子进食的兴趣大大增加了。
- 上一篇:孕妇、产妇便秘怎么破?
- 下一篇:孕期爱吃却不想做,你是没遇上这些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