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老抠鼻孔怎么破?如何有效清理鼻腔?
冬季干燥,孩子难免会抠抠鼻子,但这个习惯不雅观更不卫生。而小宝宝鼻子堵了或者鼻屎过多,会用小手在鼻子附近蹭来蹭去或者睡觉时用嘴呼吸。看到宝宝的大鼻屎,大多数妈妈会忍不住第一时间去抠宝宝的鼻子,但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抠鼻屎到底对宝宝有什么危害呢?有没有正确的方法来清理宝宝的鼻腔呢?跟着小编学几招,让“手欠“的妈妈和宝宝hold住!
宝宝为什么鼻屎多?
城市空气质量差,雾霾天气经常光顾,导致鼻过敏病患儿日益增多。鼻腔分泌物夹杂着灰尘,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存留在鼻腔之内。这些物质干燥后形成鼻屎,幼儿不会擤鼻涕,导致鼻屎越来越多,阻塞鼻道。
看见鼻屎就想挖 坏处多多害健康
有的妈妈妈看不得宝宝鼻子里有鼻屎,只要发现了,就必须要挖出来。有的宝宝也是,时不常的就用手抠抠鼻孔。其实,经常清理鼻腔不仅容易弄伤鼻粘膜,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容易造成出血
挖鼻子时,手指触及到血管分布极其丰富的鼻前庭。如果妈妈经常给宝宝挖鼻,很容易损伤到这个区域,皮肤出现破损以后,细菌等就会侵入而引起感染,轻者,发生鼻腔疖肿,疼痛异常,重者,会引发全身性感染,后果极其严重。
引起呼吸道感染
鼻涕鼻屎可以防止鼻腔黏膜干燥,湿润的鼻腔环境能够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灰尘、花粉、微生物,作为一道屏障,避免外界的刺激引致宝宝呼吸道感染。如果经常给宝宝挖鼻,很容易造成局部损伤,破坏鼻腔的正常防卫功能,容易着凉感冒。
容易损伤鼻子
不正确的抠鼻屎方式还容易损伤宝宝的鼻子。如果妈妈,一方面不容易伸进宝宝鼻孔,另一方面还容易损伤宝宝的鼻夹。而且妈妈的指甲也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娇嫩的皮肤。
导致鼻屎发硬
正常情况下,人的鼻腔黏膜时时都在分泌黏液,以湿润鼻腔膜,湿润吸进的空气,并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粉尘、微尘和微生物,这就是鼻涕。如果强硬的去抠鼻屎,宝宝的鼻腔会更干燥,会形成恶性循环,不能分泌正常的黏液,导致鼻屎变硬。宝宝现在发育还不完善,更多的是要靠自身的调节才能提高免疫力,所以最好不要过多的去干预。
面对鼻屎不淡定 错误做法要说NO
错误做法一:用手抠
有些父母会用手给宝宝清理鼻腔,但成人手指比较大,而宝宝的鼻孔比较小,用手抠不仅不利于鼻腔清理的进行,还会伤害到宝宝。再者,大人指甲有一定的锐度也容易弄伤宝宝的鼻粘膜,使鼻粘膜被刮损甚至流鼻血。成人手指也容易附着细菌、病菌等,有可能会感染疾病。
错误做法二:用成人棉签棒
成人棉签棒棉头过大,不适合用于给宝宝清理鼻腔污垢。宝宝的鼻孔比较小,使用成人棉签棒不仅不便于清理,也会撑到宝宝的鼻腔造成不适。再者,成人棉签棒不同于婴幼儿专用棉签棒,其棉质相对会比较硬,消菌杀毒的标准液没有特制棉签棒高。宝宝的皮肤比较稚嫩,使用成人棉签棒可能会使鼻腔粘膜受损,严重的还会流鼻血甚至导致炎症的发生。
错误做法三:用金属大镊子
普通镊子多为金属所制,其过于尖锐不适合给宝宝清理鼻腔,以免划伤造成出血。再者,普通镊子的卫生消毒不如特制小镊子的消毒标准高,容易有卫生隐患,不可以用来给宝宝清理鼻腔污垢,以免病菌、细菌传播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错误做法四:宝宝醒着的时候清理
在宝宝醒着的时候挖鼻屎是一项大工程。由于鼻腔是比较敏感的部位,清理鼻腔的时候宝宝会觉得痒或者不舒服。再者,宝宝天性好动,此时如果给宝宝清理鼻腔,宝宝会因为不舒服而动来动去,不但不利于清理的进行,还容易弄到眼睛或者戳伤皮肤。
宝宝因鼻屎导致的鼻塞如何预防?
用凡士林等物涂抹鼻前庭
用简单无刺激的油脂(如凡士林、绵羊油、石蜡油)等物,用棉花棒涂抹在宝宝鼻前庭,一天大概三四次,尤其是早晚和睡前加强,可以让鼻腔前端油油的不干燥,不会有鼻屎,这种方法不但可保护鼻腔,同时可使鼻分泌物不会沾黏在鼻前庭造成鼻屎,甚至也可以减少宝宝因鼻痒自己挖鼻屎的习惯,更能减少因抠鼻前庭而造成流鼻血的情形。不过在清除鼻屎后,如果仍有鼻水、鼻塞或鼻脓等现象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湿润宝宝鼻腔
用宝宝防溢的奶瓶放温水,等宝宝晚上睡熟后,把奶瓶倒过来等水不滴的时候,用手轻轻捏几下奶嘴,对着宝宝鼻孔下边缘把水滴滴进去即可,也能湿润宝宝的鼻腔。
室内放置加湿器
尤其是冬春秋季,比较容易干燥,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可保证室内的湿度,或是晚上在室内放一盆清水,如果室内是地板的话最好是每天用湿布擦两次也能起到保湿的作用。每天晚上睡前给宝宝洗洗脸,或者用温热的湿毛巾在鼻子上热敷一下,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同时黏稠的鼻涕也容易水化而流出来。
孩子爱抠鼻子怎么办?
大多数养成抠鼻子习惯的宝贝一开始都是因为过敏,鼻子痒痒,或者感冒引起鼻炎,不断流淌的鼻涕和鼻孔里结的硬硬的痂让宝贝感觉不舒服。还有些原因是孩子在2岁左右强烈地意识到小鼻子的存在特别有趣,认为把鼻屎抠出来又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所以,很多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抠鼻子的习惯。但是不分场合的抠鼻子,实在是令家长很尴尬。那么,如果你的孩子爱抠鼻子,该怎么干预呢?
别过分关注
看到宝贝总在抠鼻子,很多妈妈都会制止、甚至对宝贝采取各种各样的惩罚措施来阻止宝贝抠鼻子的行为。实际上,大多数时候,宝贝抠鼻子完全处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别看他抠鼻子抠的那么起劲,其实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如果妈妈过分关注宝贝抠鼻子的习惯,也会引导他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小鼻子。妈妈的制止与惩罚往往不起作用,反而会促使他更加热衷于抠鼻子这件事,甚至可能让宝贝精神上变得很紧张,从此进入一种恶性循环。这时,妈妈就应该若无其事的走过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去玩游戏或干别的事情。
及时清理鼻腔
妈妈一旦发现孩子的鼻涕过多或者有鼻子不舒服的情况,就应该及时使用吸鼻器、蘸牛奶的小棉签帮孩子清理鼻腔。冬天气候干燥的时候,多给宝贝喝些水,多吃蔬菜水果,在房间里放一个加湿器,让空气变得比较湿润。如果能让宝贝的小鼻子舒舒爽爽,自然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宝贝养成抠鼻子的不良习惯了。
玩具游戏分散注意力
孩子抠鼻子往往是在无聊或者不是所措的时候。妈妈可以观察孩子,看他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场合会抠鼻子,比如孩子可能坐在汽车上的时候喜欢抠鼻子,那么就让孩子带着玩具坐车,或者妈妈跟孩子在车上完一些互动游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不会时刻想着要抠鼻子了。
保持好的卫生状况
如果孩子爱抠鼻子,那就要特比注意孩子的手部卫生。勤洗手,剪指甲,尽可能降低孩子被病菌侵袭的可能性。也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手绢,告诉孩子如果鼻子不舒服,就用手绢擦一擦鼻子,尽量代替抠鼻子的动作。
医生干预
如果孩子对抠鼻子已经到了无时无刻的程度,甚至经常把鼻黏膜抠破,抠得鼻孔流血,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宝贝精神紧张或者心理焦虑,也有可能是鼻子有些问题,最好带宝贝去看儿科医生或者咨询心理医生。
给宝妈们一些建议
宝宝的小鼻子里隐藏着无数的毛细血管,再加上宝宝皮肤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弄伤流血。所以,给宝宝清理鼻孔就成为了困扰宝妈们的一个难题。挖吧,怕弄伤了宝宝;不挖吧,看着实在是心痒痒。究竟有什么好的清理鼻腔的方法呢?尤其针对“看见宝宝鼻屎不挖不痛快强迫症”的妈妈,睁大眼睛看好下面的内容。
用吸鼻器
如果是不那么粘稠的鼻腔污垢,宝妈们可以尝试使用吸鼻器。将宝宝放在平坦的地方,脸和妈妈相对,将吸鼻器压扁,放入鼻孔,慢慢松开吸鼻器,此时鼻涕会被吸出来。然后将吸鼻器拿出来,用力将吸鼻器的鼻涕和溶液喷在卫生纸上。清理干净吸鼻器后,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宝宝鼻涕都被吸光。
吸鼻器的葫芦头是伸进宝宝鼻孔里的,吸管的另外一头妈妈含在嘴里,轻轻的吸,就能把宝宝小鼻子里鼻涕鼻屎吸到小瓶里了。如吸鼻器里面没有垫过滤垫儿,宝妈可垫一棉块在小瓶底部,这样吸进来的脏东西就不会顺着吸管再跑出去了。
用特制棉签棒
给宝宝清理鼻腔污垢的时候,如果要用棉签棒,不要用化妆棉签,最好去医院或婴幼儿用品店购买特制的宝宝棉签棒。特制的棉签棒棉签头比较小,适合宝宝幼小的鼻孔,同时它的棉质比较柔软,卫生标准相对比较高,更加适合给宝宝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理前最好在宝宝鼻腔里面滴一小滴母乳或者温水,或者把棉签沾些香油、红霉素软膏等辅助物,使鼻腔污垢得以软化方便清理。
用特制小镊子
如果想要用镊子的话,宝妈们可以使用特制的小镊子,其材质较为柔软,镊子尖头也设计为圆角,不会轻易划伤宝宝薄嫩的鼻腔粘膜。如果鼻孔内或周围有小块的鼻屎或者鼻涕,可以用小镊子直接夹出。与此同时,特制的小镊子专为婴儿清理鼻腔所用,其材质安全比较有保障,用完洗净晾干并归置好即可。
用生理盐水或洗鼻喷雾
专门用于婴幼儿护理的生理盐水或洗鼻喷雾,可以直接清洗鼻腔,各大药店都可以买到。洗鼻喷雾喷出的液体有一定的压力,比用小支生理盐水吸鼻子要更方便有效。但是这种喷雾只能用于洗鼻子,没有其他用途。
用宝宝生理盐水清洗鼻腔,跟用洗鼻喷雾大同小异。让宝宝先把头侧向一边,拿一小支生理盐水迅速挤入上侧的鼻腔,然后把宝宝的头转向另外一边,同样方法,清洗另外一侧的鼻腔,再让宝宝坐起来,鼻涕自然就流出来了,鼻子就通了。一支盐水5ml洗两边的鼻子刚好用完,挤的时候快一点,挤慢了宝宝反而容易呛到。
让宝宝打喷嚏
如果宝宝有鼻涕难以清洁,也可以用诱发打喷嚏的方式让宝宝清出鼻涕鼻屎,但这种方法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所以推荐耐心的妈妈尝试。
选择宝宝睡着时清理
要给宝宝清理鼻腔污垢,最好选择宝宝熟睡的时候,此时宝宝感觉没有醒着的时候那么敏锐,也不会动来动去的,给清理带来一定的便利,同时减少戳伤等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