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母婴健康 > > 详细内容

如何管理堆成“小山”的玩具?

▲专家介绍:

王春梅(Durga Dass),宝贝全计划特约专家顾问。拥有临床妇产科学,儿童职能治疗学,心理学和心灵的瑜伽术等专业背景。旅澳十余年,曾任职于海内外多家医疗健康机构及社会服务项目。

现在很多家长都意识到了益智启智教具和玩具的重要性,也愿意为孩子在这方面投资。 其实不仅仅在什么时候给孩子选什么样的玩具很关键,在什么样的环境设置下怎么陪孩子玩也很重要。今天就跟家长们聊聊这个话题。

★玩具是越多越好吗?

在目前的中国家庭教与养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过度满足。营养过剩、关注过度、保护过度、甚至玩具也过度丰富。 很多时候是孩子坐在中间然后周围是一圈的玩具。 宝贝一会儿抓起这个玩具看看玩玩, 然后又随手抓起另一个,似乎玩得很开心,也很省事,不需要爸爸妈妈的关注。但其实哪一个玩具都是走马观花, 玩了几下就丢掉换另一个。 这样的玩的环境并不是最理想的设置, 尤其是对于2~3岁的孩子。家长们能猜猜这样的情景有什么不妥呐?

★第一 不利于孩子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

2~3岁是孩子智商和情商发展的黄金期之一。 这个时候也是他们的好奇心, 想像力大爆发的时候。 这时家长的陪伴和适度的引导可以帮孩子打开创造力的大门。 哪怕只是简单的玩具在爸爸妈妈的陪伴和引导下也可以有很多种有趣的玩法和无限的乐趣。家长一定要记得陪伴和启发要适度, 不要喧宾夺主, 切忌教学式的指导。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始终是主角, 家长只是激发兴趣,帮助打开新的思路。

☆应对玩具之:拼装类玩具

推荐男孩子玩一些交通拼装类的玩具,在拼搭的过程中,能提高对火车、汽车、及各种工程车的构造的认知和了解,在这些基础上训练其组装、整理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物体的变换关系。


女孩子则更适合一些玩偶类的拼装玩具。在18-36个月时,女孩子有着扮演生活场景的欲望,此时不妨选择一些城堡积木来圆一圆女孩子的公主梦,在拼搭的同时也锻炼了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空间的认知能力。


★第二 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力

对于孩子来讲,年龄越小能够专注的时间就越短。专注力也是一点一点培养发展出来的。当孩子周围有太多的玩具选择时, 往往手里抓了一个眼睛又盯着另一个。当对一个玩具失去兴趣, 或者遇到障碍玩不下去时往往很快的选择放弃, 而不是运用想像力寻求突破继续探索下去。 对于2~3岁的孩子每次最好让孩子选择不超过三个玩具玩。家长要鼓励孩子不但要玩的广更要玩的深, 体会每一个玩具可以带来的乐趣。当孩子有所突破时家长要及时的给予鼓励和认可。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这有助于耐力和专注力的进一步提升。

☆应对玩具之:感统教具之88轨道

88轨道是传统的感统教具,游戏过程需要紧盯轨道中的小球运转,同时大脑支配手及时的作出反应,玩的同时可增进手部大小肌肉发展(双手操作可以活动手腕和手臂的肌肉,使其更灵活、更有力)。


除了专业的感统教具,爸爸妈妈不妨因材施教,从孩子的兴趣着手,孩子对一件事的兴趣越浓,所保持的专注度就越高。

★第三 孩子没有机会体会主动参与和做决定的乐趣

当一次性给予孩子很多玩具的时候,孩子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做出选择和决定。太容易得到反倒让孩子对这些玩具失去兴趣。每次玩玩具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跟孩子一起从所有的玩具中选出最想玩的三个。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他也就更愿意为他的选择负责任。玩具玩好后, 也可以鼓励孩子有始有终, 帮爸爸妈妈将玩具收好放好。

☆应对玩具之:手偶、玩偶等

玩偶其实也是促进亲子互动的一种玩具,爸爸妈妈可以挑选孩子平时喜欢的毛绒玩具来进行角色扮演,以角色的口吻来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互动增强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别小看了这“平平无奇”的玩具,实际上在玩的过程中,父母能够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并以玩具为纽带通过亲情的传达,使孩子乐在其中。


对孩子来讲,除了食物,跟爸爸妈妈的亲密接触和好玩的玩具就是最有诱惑力也最可以用来激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技能。 所以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给予宝贝更多的有效的陪伴,让宝宝在玩耍中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