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厂商不想让你知道的事
【食品名称前标注“儿童”两字就适合宝贝?】
*大多数所谓的儿童食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面条等,是没有针对儿童的相关行业标准的
在我国,明确对婴幼儿食品有监管的法规有《GB 10765-2010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9-2010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GB 10770-2010 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相关食品涉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米粉和泥类辅食,也就是说除了这些食品,大多数所谓的儿童食品如儿童酱油、儿童牛奶、儿童面条、儿童饼干等,是没有针对儿童的相关行业标准的。一些商家将产品外包装做得卡通、可爱一点就宣称是儿童食品,很多妈咪不明真相,误以为真是给宝贝专门“定制”的食品,实际上商家为了从口味、形态、色彩方面更加吸引宝贝,反而会添加更多的调味品、香精或者色素等,妈咪不要以为这样的儿童食品就更健康,更适合宝贝。
【打着乳制品旗号的高糖饮料】
很多宝贝都爱看广告,进了超市就要求买广告里介绍的零食饮料。妈咪一定要擦亮双眼,仔细辨别食物成分标签,如有些广告宣传的“XX乳”,可能根本就不属于奶制品,其营养成分更不能与纯鲜奶相提并论;有些果汁饮料宣称含有维生素C,相当于摄入多少水果,妈咪也不可相信,其酸甜的口感、诱人的颜色除了少量果汁外,更多来自于有机酸、糖分以及人工合成的香精、色素等;还有很多的奶香零食、各种派、油炸食品等,都含有未标注具体含量的氢化植物油,应该尽量避免给宝贝们食用。
【保健品通常夸大营养作用】
这类产品的具体成分及其含量标注通常都十分模糊,而且通常会夸大其营养作用,对其副作用却很少提及。有些保健品中还可能含有激素,长期服用可促使宝贝性早熟及其他不良反应。建议给宝贝补充营养一定以食补为主,如果有明确的缺铁、缺钙、缺锌等化验结果和临床表现,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服用营养素补充剂。
【进口食品不代表绝对安全】
近年来食品安全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国内食品曝出了一些安全问题,某些国外进口的食品也同样检出了不符合食用标准的成分。在某些情况下,国外对部分食品(包括婴幼儿食品)的检测标准,可能较我国标准更为严格,但不等于进口食品就绝对安全,妈咪给宝贝选择食品更不是越贵就一定越好。
【本文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上一篇:自然产与剖腹产产后洗澡洗头时间不一样
- 下一篇:时尚辣妈的百宝箱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