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医生沟通,生产时真的少受很多罪!
文/渔渔 指导专家/赵杨(广东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快要生了,来到陌生的医院,面对身穿白大褂、口戴大口罩的医生与护士,如何与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的适应环境,是每位孕妈咪迫切想做的事情。如何与医生更好地沟通呢?本文教你两招,与医生和谐互动。
在去医院的路上,尽量将自己的症状详细记录下来,然后简单按照时间顺序把自己出现的各种症状排序,描述症状时,尽量确切。比如描述自己肚子疼,就要尽量描述疼痛的特点、开始的时间、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程度,有无变化等,并准备好月经史、怀孕史、流产史、家族病史等等,以备医生询问。特别是本次妊娠期间曾出现的诸如出血、血压升高等病理情况更应重点、如实地告诉医生。小编也要如实的告诉你今天可是个剁手的好日子···
>>>温馨小提示:
1.产科医生为了推断预产期,都会问到末次月经(LMP)——即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天,很多孕妈咪对末次月经理解有误:认为末次月经是月经结束的日期,还有人在怀孕早期有阴道出血,将阴道出血误认为是末次月经,这些都是错误的理解。
2.如果产妇可以在住院前通过参加孕妇学校、门诊或者阅览过大量的孕产类书籍、有经验的“过来人”了解了更多分娩的医学常识、医疗语言,将会发现医生和你确实是来自相同星球的人,彼此间的语言、思考方式也如此接近,有助于彼此间的沟通。
【招数No.2】不夸张,不隐瞒,保持平和心态
研究表明:不良情绪会使人对疼痛更加敏感,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同时还使产程延长,加之疼痛刺激,自控力降低甚至丧失……而保持良好的情绪,可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随着医学的进步,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待产期间,与医生沟通时,不要隐瞒自己的不适,但是也不要夸大自己的感受,如实的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告诉医生,保持平静、冷静的心态,你要知道,你的客观描述,将直接影响到医生判断是否准确。
>>>与医生主动沟通的2个好时机
产科医生的工作非常繁忙,同时要面对多名产妇,确实很难抽出大段时间向你讲解一切有关分娩的知识。医生们一般都言简意赅,虽然会认真听取患者诉说病情,但与产妇的交流不会很多。因此,你更应该把握好与医生沟通的时机,向医生提出疑问和要求,有利于顺利分娩。
[入院时]
刚刚入院的时候,接诊医生会详细咨询病史,这是最好的与医生交流的时机,这时你需要做的是:
1\认真听取医生的介绍,抓住机会询问。
此时医生的话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是凝练的金科玉律。一句话漏听都可能是巨大损失。比如,医生告诉你,在等待分娩的过程中最有利的姿势并不是仰卧在床上,多在病室中走动,更有利于产程进展;憋尿在待产时是不好的行为,充盈的膀胱会阻挡宝贝的去路阻碍产程的进展;如果有肛门坠胀,排便感,需要尽快通知医生。
这些重要的话,医生只会讲一遍不会重复,所以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而如果有关于生产方面的疑惑,你也可以抓住机会询问,如果有时间,医生一般会耐心给你解答。
2\说话态度谦虚和蔼,切忌生硬冷漠。
你认真谦虚的态度,也会使医生感觉受到尊重,进而促使他有兴趣听取你的诉求。千万别担心自己的医学知识不足受耻笑而不敢开口。也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在医生面前没有必要掩饰自己医学知识的欠缺,虚心请教,是你应该采取的方式。
[查房时]
每天,医生们查房次数不应少于两次,早晚各一次。情况复杂严重的产妇会得到密切监护,医生会随时查看病情变化。医生查房,也是你和医生交流的很好时机。
早晨的查房,如果主管你的医生当班,她会着重询问你的情况。你可以就一些深入的问题,向主管你的医生咨询,因为你的主管医生对你的情况了解得更为详尽,同时你应该把现在的客观情况告诉他。
>>>沟通场景演绎:我需要侧切吗?
根据网上调查的数据显示,有70%左右的妈咪,在侧切时并没有得到医生的通知,而是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被侧切了。为了让自己不至于糊里糊涂地被切一刀,事先和医生的沟通就很有必要。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值班的医生很可能同时要面对好几个产妇,因此,她不大可能有耐心给你讲解为什么要接受侧切,你该怎么办呢?
在阵痛开始的时候,先了解值班的医生会是谁,这时候,抓住医生查房或者空闲的机会,尽量和她谈一谈,告诉她你的想法。例如:如果情况允许,能不能不做侧切;你是否愿意承担会阴撕裂的危险等。通常情况下,医生会在你进产房前,把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你或你的家人,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以便可以在发生危险的时候,节约沟通的时间。此时你也可以抓住机会,争取医生的帮助。
*本文版权归我方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有关版权及相关问题请联系旺旺:育儿大小事
- 上一篇:宝宝纸尿裤需应季,秋季选购宝宝纸尿裤要注意啥
- 下一篇:如何挑选到安全舒适的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