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衣食住行 > 家居生活 > > 详细内容

夏末,让习习的扇底凉风带走你的丝丝烦闷

东方的扇子传播到西方,这不仅是作为一种优良的工艺技术而被接受,这更是作为一利,内蕴甚丰的文化器物,载负着东方独有的文化艺术思想而为西人所惊异和欢迎。

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和扇子实物,只能向上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约2300年左右。而在西方,有关扇子的图像和实物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并有证据表明,古代的希腊人、伊特鲁里亚人和罗马人,不仅使用扇子招风纳凉,而且也把它用作一种礼仪性器具。

历史上东方文化圈里文化交流频繁, 通过缕析扇子的流通和传播, 就能够真切地再现中、朝、日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 集中反映出扇子作为文化交流翩翩使者的重要角色。具体来看, 担当这一文化 交流使者角色的既有早期的团扇, 也有后来的折扇, 它们先后主导了扇文化交流传播的历史格局。

隋唐盛世期传入日本的扇子, 被皇亲贵族视若世外奇珍, 有的扇子甚至被珍藏至今。现存京都广隆寺的一柄中 国古扇, 是形制规范的团扇, 相传为圣德太子的遗物, 应该就是由遣隋使作为礼器携归日本的。


现在学界基本认定, 折扇起源于日本, 可上溯到奈良时代 ( 710—794)的桧扇和蝙蝠扇, 而后从 日本向西经朝鲜传播至中国。但在宋代折扇还很稀缺难寻, 且昂贵买之不易。: 元代时国内也有折扇, 但使用者依然很少。直到明代折扇才流行开来, 取代传统团扇而风行于世。


中国扇子是一种极其具有文化特质的器物, 不仅团扇洋溢着华夏文化之风情, 折扇亦流露出东方文化之神韵。如中国的书画艺术、 雕琢工艺等, 都与扇子紧密结合起来, 把扇子变成了 “美” 的化身。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安格尔 ( 1780—1867)画的很多贵妇肖像, 也常有一把精致的中国折扇握在手中。那时出入巴黎凡尔赛宫的法国贵妇, 在公开场合手持中国的折扇便是一种时髦乃至炫耀

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之后, 出现了 “东风压倒西风”的局势。 但是在近百年来, 中国的扇子总体呈现萎缩之势, 曾经拥有的优势消弭殆尽。而此消彼长, 西方的扇子文化日益发展和繁荣, 自近代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扇子不仅消暑纳凉,还可以是工艺品、观赏物,好配饰,赶紧拿上一把你喜欢的扇子去抓住夏天的尾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