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N/C/Z/L四支135毫米镜头
135毫米镜头在各个镜头制造厂的眼睛里看来属于不轻不重的地位,近期有空想把尼康、佳能、蔡司和徕卡各自的135毫米镜头一起拍拍看,各自风格有什么差异。
这不是镜头测试,也不是机身测试,我没有这个水平,只是想看看各个玩具有什么特点而已。原来想想很简单,装在各自机身上,在同一个地点,基本相同一个时间、对着同一个对象手持按按快门即可。哪里知道实施过程发现 - 这些大光圈镜头在机身上EV为零时几乎全部过曝;而且简单地只拍JPEG后对比时,受机身较大的影响。
最后,决定每个机身都设置为EV-1.0,全部拍RAW,用各自的软件解成TIF后,统一用PS解成JPEG,再用光影缩图。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过曝、减少机身对成像风格的影响。好,就是这四支镜头,看看它们不戴帽子的照片。
戴帽子的樣子。
四個PP。
四個中大眼鏡(還不能算是大眼睛哦)。
135毫米镜头在各个镜头制造厂的眼睛里看来属于不轻不重的地位,近期有空想把尼康、佳能、蔡司和徕卡各自的135毫米镜头一起拍拍看,各自风格有什么差异。
这不是镜头测试,也不是机身测试,我没有这个水平,只是想看看各个玩具有什么特点而已。原来想想很简单,装在各自机身上,在同一个地点,基本相同一个时间、对着同一个对象手持按按快门即可。哪里知道实施过程发现 - 这些大光圈镜头在机身上EV为零时几乎全部过曝;而且简单地只拍JPEG后对比时,受机身较大的影响。
最后,决定每个机身都设置为EV-1.0,全部拍RAW,用各自的软件解成TIF后,统一用PS解成JPEG,再用光影缩图。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过曝、减少机身对成像风格的影响。好,就是这四支镜头,看看它们不戴帽子的照片。
戴帽子的樣子。
四個PP。
四個中大眼鏡(還不能算是大眼睛哦)。
現在進行實拍試驗。爲了防止先入為主,四套器材采用A、B、C和D代号来表示,同时不把各自拍的同一对象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这样大家可以猜猜看 - 每个代号是哪个牌子的组合?
第一组:
A
B
C
D
第二组
A
B
C
D
第三组:
A
B
C
D
第四组:
A
B
C
D
第五组:
A
B
C
D
第六组:
A
B
C
D
第七组:
A
B
C
D
第八组:
A
B
C
D
第九组:
A
B
C
D
第十组:
A
B
C
D
第十一组:
A
B
C
D
謎底揭曉,看看自己猜的對不對吧:
除了R9+DMR(D)外,大馬三(A)、D3X(C)和A850(B)都是全幅機身,因此,如果事前放這張照片,大家一定會立刻知道哪套組合是徠卡。因為全部拍RAW,再有自己的軟件轉為TIF,再統一由PS轉成JPEG,因此相互间的差异比机身JPEG直出要小的多。
这里,颜色还原等差异还是存在,但是相信有后期功力强的色友一定可以把颜色调到接近;但是层次、锐度明亮度和对比度还是由镜头本身素质决定的。我今后不大会回到这里来,有疑问,请移步去以下链接找我,谢谢观看。
- 上一篇:王者来袭 索尼微单NEX-7详细评测
- 下一篇:双G游日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