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专业显示器评测——letchi篇,兼谈人像后期
首先感谢华硕和色影无忌提供这个机会,我会认真、客观地把PA248Q显示器的试用心得与大家分享。
本人简介:广告公司小老板,主营平面设计业务。公司成立初期(九十年代中期)一穷二白,创业艰难,我不得不赤膊上阵,兼任设计总监,从而得以熟悉各种平面设计软件,并对电脑及各种外设有一些了解。公司早期使用苹果电脑,从7200一直用到G5,后来因为性价比的原因放弃苹果,全面过渡为PC。
本世纪初,公司业务逐渐上了轨道,我就从平面设计工作中抽出身来,只做管理(签合同、收钱、发工资)。直到四年前开始学摄影,才又把PHOTOSHOP捡了起来。
其实人像后期和平面设计的路数很不一样(例如调整色温、加锐、液化、磨皮等人像后期常用到的操作在我公司的业务中就很少用到),但是从技术层面上讲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例如非常重要的色彩还原。
在电脑上做出来的平面设计作品,最终要通过印刷、喷绘等手段成为成品,电脑屏幕显示的颜色和成品的颜色从理论上讲应该完全一样,但是实现起来难度非常大,所以,专业的广告公司对于电脑和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是非常看重并极其依赖的。本人脱离具体技术工作多年,从平面设计的角度谈显示器的色彩还原能力是没有什么发言权了,只能从人像摄影后期的角度看看华硕PA248Q的实力到底如何。
我个人认为,人像摄影后期比其他题材(例如风光)的后期对于色彩还原的要求更高,举个例子:一片叶子的绿色深一些或者浅一些,一块石头的色调是偏暖一点还是偏冷一点,对于看照片的人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叶子别是粉色、石头别是金色这么离谱就行。而人像就不行,我们对于人的肤色很敏感,偏蓝一点就成了鬼、偏红一点就成了猪肝。尽管有时候我们出于唯美的需要把亚洲人的黄皮肤调得象欧洲人那样白里透红,但这个调整的幅度也是相当小,尺度的拿捏是相当讲究的。这就对做后期使用的电脑显示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接下来的两个星期,我会处理一些以前拍过的照片RAW文件,将人像后期的一些粗浅经验与华硕PA248Q显示器的表现一并介绍给大家。
华硕PA248Q 能够旋转竖屏使用,对于我修竖幅人像片非常有帮助。
下图是我在竖屏状态下使用DPP调整RAW文件的截图,爽啊,比横屏时上下拖拽一目了然多了。
华硕PA248Q 显示器的直角超窄边框设计,是方便多个显示器拼接使用,这就体现了专业显示器与家用显示器的最大不同。功能性永远是工业造型设计首要考虑的因素。
玩摄影的朋友总是津津乐道于相机的“操控性”,其实显示器也一样。我用过的很多家用显示器的开关和功能键就像小DC,按键很少或者没有物理按键,找某个功能要深入一层层的菜单,很不人性化;而华硕PA248Q的5维导航键和6个实体物理按键设计得非常科学、直观、精确,可以自定义两个快捷功能热键,设定常用的10项OSD功能,这简直就是顶级单反机身的感觉了。
再来看看背面。华硕PA248Q 显示器的升降功能很赞,只需轻轻一按或轻轻一提就轻松搞定,屏幕角度的调节更是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屏幕边框、底座转盘以及屏幕与支架连接处的转盘都有刻度,让机器的每一个动作更加精确可识别,方便下次快速设置到自己想要的状态。不能不说华硕为专业用户想得很周到。
华硕PA248Q 显示器的接口很全,DisplayPort、HDMI、DVI-D、VGA应有尽有,但最牛叉的是4个USB 3.0接口!根据厂家的介绍,显示器上有一条USB线连接到主机的USB 3.0接口,用户无需担心供电不足,因为USB 3.0的供电大,另外显示器的电源也负责了供电,所以接移动硬盘都没问题。
在使用三星SyncMaster P2770之前,我用的是三星SyncMaster T240,也是一款1920*1200分辨率的显示器,与华硕PA248Q都是16:10的显示比例。这种比例的好处是浏览网页能显示更多的纵向内容(事实上现在的大屏显示器对于大多数网页的显示来说都存在“宽度冗余”),“坏处”是在欣赏16:9的影片时上下会有黑条。
下图为用华硕PA248Q观看1080P电影《迈克尔杰克逊:偶像的一生》的截图,显示器为sRGB模式,亮度36%,对比度为默认值。图像非常犀利逼真,暗部细节表现得很好。
IPS屏比起TN屏,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广视角。我用过的所有TN屏显示器都存在比较明显的视角问题,其实我对横向角度不太敏感,毕竟平时使用都是正面面对显示器的,但是在纵向角度稍有调整时(主要是坐姿高低的调整),屏幕显示就会有变化,尽管变化不是很大,但足以让我调出的人像片呈现轻微的欠曝或过曝。
很庆幸华硕PA248Q不存在这个问题,毕竟是专业显示器。我对比了我的坐姿在最高和最低值时,屏幕显示始终如一。在竖屏显示时,屏幕最上方与最下方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我拍摄了华硕PA248Q在显示同一个画面时的正面、侧面和仰视三个角度的照片。相机是NEX7,镜头是徕卡m50/2,光圈4,多重测光,白平衡自动,ISO100,曝光补偿0,原图JPG缩小直出。照片的颜色和曝光肯定不能做到精确还原,目的是让大家大致对比一下显示器在三个角度下的观感差别。
首先是正面。
这是侧面,角度相当大,但是看上去图像的颜色与亮度与正面没有明显变化,超赞!
这是仰角拍摄,图像看上去浅了一些,但是绝对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事实上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了,毕竟没人这么看屏幕的。
用电脑同时连接两台显示器,做一个直观的对比。
拍摄器材是佳能1Ds mark III+24L II+85L II,光圈3.2~11,评价测光,白平衡自动,ISO100,曝光补偿0,RAW文件经DPP进行色温微调。拍摄电脑屏幕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拍出来的照片怎么调也跟肉眼看到的不一样,大伙看个热闹吧。
如图,左为华硕PA248Q,右为三星SyncMaster P2770,显示相同的桌布。我的观感是,华硕PA248Q亮度更高,显示更清晰(跟尺寸小有一定关系),颜色显示更准确,但是对比度偏高。相比之下,三星SyncMaster P2770显示的颜色整体偏黄一点,但也很鲜艳悦目,作为家用多媒体显示器还是很优秀的。
华硕PA248Q允许用户通过独家的“QuickFit一键排版”功能预览图像文件,支持模拟预览A4纸张、信件、8×10”,5×7”,4×6”, 3×5”,2×2”多种尺寸大小。这个功能对于我这种搞平面设计的人来说很有用处。
如图,用尺量一下华硕PA248Q的厘米辅助网格,非常准确。英寸辅助网格也一样。
再拿张A4纸比一比A4预览框线,严丝合缝!
接下来是我曾印在印刷品上的几张照片,我们来看看它们在华硕PA248Q 和原来用的三星SyncMaster P2770上的显示有什么区别。
拍摄屏幕的结果跟肉眼看到的实际效果差别太大,大家从下边几组对比图片可能看不出两个显示器的表现有什么差别,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同一张原图,我在两个显示器之间来回快速拖拽,显示的差别相当明显,华硕PA248Q 以绝对优势胜出。
调一张T台片。
用华硕PA248Q 竖起来调图,把PHOTOSHOP的图层、通道什么的统统扔到一边的三星SyncMaster P2770去(片子是NEX7拍的,示意一下就完了)。
这是去年三月份在新锐设计师兰玉作品发布会上拍摄的,机位比较偏,但可以表现出模特和观众的互动。
用DPP打开RAW文件,在华硕PA248Q上看,照片稍有过曝,肤色也稍微有点黄。
相机型号 Canon EOS-1Ds Mark III
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速度) 1/160
Av(光圈值) 2.8
测光模式 点测光
曝光补偿 0
ISO 感光度 250
镜头 EF200mm f/2L IS USM
焦距 200.0mm
图像大小 5616x3744
图像质量 RAW
闪光灯 关
白平衡模式 色温(3200K)
自动对焦模式 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
照片风格 人像
清晰度 5
对比度 0
颜色饱和度 0
色调 0
颜色空间 Adobe RGB
长时间曝光降噪功能 0:关
高ISO感光度降噪功能 0:关
高光色调优先 0:关闭
除尘数据 否
文件大小 23740KB
驱动模式 高速连续拍摄
亮度降低0.33,色温从3200k降到3000k,这样在华硕PA248Q 上看,模特的肤色白里透红,白色婚纱上也找回了更多细节。
下图为成品。
我都做了哪些后期呢?由于模特皮肤极好,所以只稍微修掉了身上的几个小痔,面部阴影用橡皮擦工具修了修,将眼球提亮,用液化工具修平了模特右肩靠下部分的隆起肌肉,最后,面部轻微磨皮。
翻出一张四年前的片子,重调一遍,看看以前用的三星24寸显示器和现在用的华硕PA248Q调出的片子有什么不同。
用DPP打开RAW文件,调整色温。四年前我将色温调到4100k,现在我将色温调到4000k,差不多。看来这十几天以来我的眼睛适应了华硕PA248Q显示器,我的色彩感觉顺利而平稳地过渡了。
这个模特是我拍过最漂亮的洋妞儿,五官之精致不输于好莱坞明星,皮肤也超好,青春无敌啊!但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要追求完美,这就是我们精修照片的动机。一个模特,就算再漂亮,也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瑕疵,而且不可能随时处于巅峰状态,比如拍摄时刚好上火,嘴唇上起了水泡,又或者刚好长了几个青春痘,等等。如果是拍摄一个化疗病人日渐衰亡的人文片,那么必须忠实记录,丝毫不得美化;但我现在说的是唯美的人像摄影,包含商业写真、肖像,允许而且必须把模特的照片修到模特通过化妆等手段(不包含整容手术)所能达到的最理想状态。
精修的范围一般包括皮肤、服饰和环境。
皮肤,应该修掉非标志性的痣、痘、溃疡、伤疤、爆皮、色素沉着,以及化妆不够匀的地方。
服饰,应该修掉上边附着的灰尘、线头及头发,还有起球的部分。深色服装尤其要注意。
环境,应该修掉前期拍摄躲不开的瑕疵,比如地上的烟头,墙上的污渍等等。
今天重调的这张图主要精修的是面部皮肤,也是人像后期最重要、最吃功夫的部分。
如图,精修的四个状态。第一是调整色温后输出的TIFF原图;第二是用修补工具修掉了几个明显的痣和皮肤瑕疵;第三是磨皮,力度很轻,保留皮肤质感;第四是200%放大原图用仿制图章工具进一步修掉一切色彩过渡不柔和的部分。
最后一个步骤:由于拍摄当天是阴天,照片柔和有余而鲜艳不足,我提高了一点对比度。
下图就是成品。
除了舞台、T台、棚拍、外拍之外,旅游随拍也可以拍得很艺术。想追求某种味道,就要做偏色处理。但前提是要在显示颜色很准的显示器上进行,否则效果无法掌控,自己看着挺好,别人看着离谱。
经过两周试用,我对华硕PA248Q的色彩显示建立了信心,今天再用它调一张照片,看看佳能拍的片子能不能调出徕卡的味道。
这张片子是今年年初在尼斯至巴黎的TGV 列车上抓拍的,模特是我爱人。拍摄参数如图,使用自动白平衡,人像模式。在华硕PA248Q上看,显然偏红了。
把色温降到3800k,肤色看着舒服了,但仍保持着温暖的调子,而环境的色彩渗出了绿幽幽的味道,接近了我个人理解的“徕卡味”。
接下来的后期做了三个步骤:一、修掉模特面部的瑕疵;二、局部压暗车窗玻璃;三,裁切画面,将模特置于画面1/3处。
华硕PA248Q在sRGB模式下对比度偏高,且不可调,所以这张照片的暗部细节显示得不是很好。好在摄影就像绘画,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突出重点。
好,试用华硕PA248Q两周,该做个总结了:
优点:
一、IPS屏,色彩显示准确,可视角度大;
二、可竖屏显示,可调高低,支架内部的助力装置使调整非常轻松省力,屏幕边框、底座转盘以及屏幕与支架连接处的转盘都有刻度,让机器的每一个动作更加精确可识别;
三、直角超窄边框方便多台显示器拼接使用;
四、5维导航键和6个实体物理按键带来专业的操控性,可精确、快速地“盲操作”;
五、4个USB 3.0接口,傲视同侪;
六、“QuickFit一键排版”功能,支持模拟预览A4纸张、信件、8×10”,5×7”,4×6”, 3×5”,2×2”多种尺寸大小;方便专业用户。
缺点:
一、外形过于方正刻板,不太适合家庭的氛围;
二、显示对比度偏高;
三、价格略高。
结论:华硕PA248Q作为一款专业显示器,能满足我处理高精度照片的需要,也能满足家用多媒体显示的各种需求。我把原先用的27寸的三星显示器拿到了公司,把华硕PA248Q留在了我家里的电脑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