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医学 > > 详细内容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I组采用单纯的宫外孕Ⅱ号方加味中医治疗,II组在I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肌注治疗,III组使用II组基础上,同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结果  III组痊愈率为85%,II组痊愈率为50%,I组仅为10%,三者疗效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三组住院时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缩短治疗天数,提高成功率;宫外孕II号方加味结合M TX (甲氨喋呤)、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其效果最佳。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血清β―HC G  宫外孕Ⅱ号方  M TX ( 甲氨喋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其大量内出血可导致孕妇死亡,所以一直被视为有高危险的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B超、血清β―HCG测定及腹腔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早期诊断的准确率,为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条件,笔者自2008年以来,采用保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病人9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异位妊娠患者60例均经血清β―HCG、B超等检查确诊,按《妇产科学》[1]入选标准: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或流产;无明显内出血; 血清β―HCG<2000L。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I组年龄(26.79±6.56)岁,19例未产,1例有生育史;II组年龄(28.12±7.19)岁,17例未产,3例有生育史;III组年龄(27.08±6.93)。三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三组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患者就诊前均未进行其他治疗。 

    1.2 诊断标准  参照异位妊娠诊断依据[1,2] :有停经史,下腹隐痛,不规则阴道出血,部分患者有早孕反应;妇科检查可触及一侧附件包块,压痛;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血清β―HCG高于正常值若干倍(正常值25uml/ml);B超检查宫内未见胚囊,输卵管区低回声或附件区有不规则包块。 

    2  治疗方法

    2.1  I组  单用中医疗法,中医以活血化瘀,消瘕杀胚为主,应用宫外孕II号方加味:赤芍15g、丹参15g、桃仁10g、三棱10g、莪术15g、天花粉15g,每日1剂, 浓煎至100ml,分2次口服,连服14天为1疗程。 

    2.2 II组  MTX(甲氨喋呤)50mg,注射用水2ml,肌肉注射,每周1次,一周后可酌情重复使用。同时应用与I组相同中医治疗。 

    2.3 III组  使用II组相同剂量的甲氨蝶呤肌注和宫外孕II号方加味煎服,同时用药后第三天米非司酮150mg,空腹一次顿服。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绝对卧床,限制活动,防止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4 监测指标 治疗期间观察血压、脉搏、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及药物的毒副反应,治疗前抽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血清β―HCG,治疗期间每3天复查血清β―HCG,血常规,每周复查B超1次。 

    2.5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采用多组比较的秩和检验方法,以及t检验方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卫生部《妇产科学》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治愈:用药14日,血清β―HCG连续3次阴性,腹痛消失,阴道流血停止;显效:用药后14日,血清β―HCG明显下降>50%但尚未正常,腹痛明显减轻,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有效:用药后14日后,血清β―HCG下降>30%,但<50%,有腹痛阴道出血;无效:出现剧烈腹痛或输卵管破裂症状。 

    3.2 结果

    3.2.1  三组疗效比较(用药14日) 

    附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三组住院时间两两比较P=0.000(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3.2.3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应用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I组胃肠道反应1例,肝功能损害1例;II组发生胃肠道反应6例,肝功能损害1例骨髓抑制1例,口腔溃疡1例;III组胃肠道反应1例,肝功能损害1例,口腔溃疡1例。毒副反应在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很快消失。 

    4 讨论

    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俗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近年来,不洁性生活史及人流术的增加,生殖道感染性炎症发病几率增高,淋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输卵管炎常累及黏膜,形成慢性输卵管炎。现代医学认为,炎症已无可争辩地成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病因[3]。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有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与少腹宿有瘀滞,冲任胞脉,胞络不畅,或先天肾气不足,后天脾气受损有关。异位妊娠临床以停经、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三大症状为主,以往一经确诊,立即手术治疗。近年来,关于 MTX( 甲氨喋呤) 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已得到肯定[4,5]。MTX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药物,它是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DNA的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生,妊娠时滋养细胞增生活跃,大多数处于细胞增殖周期,MTX的抑制作用较正常细胞敏感[6],所以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未破裂型宫外孕。但是单用MTX毒性反应大,尤其是剂量较大时骨髓易受到抑制,并诱发口腔炎、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等并发症,因此临床推广有局限性。米非司酮一种合成类固醇,可以拮抗孕酮,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变性,释放内源性前列腺素,黄体生成素(LH)下降,黄体萎缩,从而使孕囊坏死、流产。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作用点不同,两者互不抵触,临床上将其二者联合应用治疗异位妊娠。联合用药能有效提高杀胚、散结能力,进步阻止滋养细胞及胚胎生长,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不良反应特别是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缩短治疗天数,提高成功率。 

    中医认为异位妊娠病机是少腹血瘀实证,治疗应始络贯穿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异位妊娠是利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三棱、莪术调动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杀死胚胎,促进包块吸收,方中丹参、三棱、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瘕散结,天花粉能使滋养层细胞核回缩、碎裂,以致结构消失,造成孕卵形态和功能改变,起到杀胚作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能够避免手术的创伤,可缓解病人及家属的恐惧心理,保留患者输卵管,促进恢复等生育功能。笔者临床观察显示,宫外孕II号方加味与MTX(甲氨喋呤)、米非司酮配合作用,可加强药理作用,能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愈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最佳。  
参 考 文 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4~113.
[2]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01~208.
[3]庄依亮,李笑编.病理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7.
[4]柴靖华.氨甲喋呤肌肉注射未破裂宫外孕10例[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 ,10 (3) :155.
[5]刘珠凤,郎景和,黄丽荣等.氨甲喋呤单次肌肉注射治疗异位妊娠[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8):490~492.  
[6]谈丽君,郭惠萍.48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分析[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3):350―35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