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学生 > > 详细内容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的方式,分析了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本文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双导师制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委员会发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正式开始工程硕士研...

      [摘要]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法的方式,分析了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本文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双导师制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委员会发布《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正式开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十多年来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培养单位最多、培养领域最广、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有4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212所,招生人数累计17万余人。工程硕士教育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工程硕士生和用人单位是工程硕士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而培养单位则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提供者。了解他们对工程硕士教育的看法,对于我们深化对工程硕士教育现状的认识,认清工程硕士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本调查的时间为2008年10月至12月,为期 2个月,针对工程硕士生的调查主要是来自某重点理工大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18 份,回收率为84%。在有效问卷中,在读工程硕士占83%,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各占50%,已毕业工程硕士占17%。生源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约占统计人数的42%,来自其他性质企业的工程硕士生约占58%。调查问卷由33道题组成,内容涉及:这种教育形式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即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工程硕士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压力;工程硕士教育过程的评价, 包括上课方式、教学态度、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导师的指导工作等三大方面。其中一道为问答题, 其余为选择题。

      题目是“您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进?发展趋势怎 16样?”。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针对培养单位的调查主要来自某重点理工大学的导师和管理人员,二者主要采用访谈法了解其对工程硕士发展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这一专业学位是持肯定态度的 ,这一点从对工程硕士生的调查中也可得到印证,认为工程硕士阶段所学知识满足工作需要的占统计人数的19.50%,认为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的占统计人数的68.64%。

      对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前景的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和工程硕士生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势头良好,但存在问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自1997年正式设立以来, 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企业需要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解决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难题,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生力军。调查结果显示,95%的工程硕士毕业生受到所在单位的好评,许多工程硕士走上了工程技术核心岗位和工程管理关键部门。 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调查表明,多数工程硕士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是为了提升自我和工作需要,二者占统计人数的70%,另有18.60%的工程硕士生是为了提高学历,10.85%的工程硕士生是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