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教育 > > 详细内容

如何打造一堂成功的小学信息技术公开课


  一、排除万难,让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

  (一)让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

  首先,由于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该学科的看法。不少家长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常出现直接或间接弱化信息技术学科重要性的现象,以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降低了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在与不少学生交谈中,笔者听到了诸多类似“语数老师的课一定要认真听,作业要及时完成,其他学科的无所谓”、“会打电脑就可以了,不要花太多时间”、“信息技术课就应该是玩的课,放松的课”等表述。多数学生在家长的引导下,只知道要注重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却不思考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针对家长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误解,笔者借助各种机会向家长宣传学习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例如:在近两年的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打字的困难,可想而知,这些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微乎其微。而对计算机操作一无所知的学生,相比其他学生,在完成课堂操作任务时,显得尤为吃力。笔者在辅导这部分学生时,一般先让其明白自己缺乏操作经验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学生让家长明白平时加强计算机操作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

  其次,班科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态度,也是影响学生对该学科看法的重要因素。班科任教师若注重信息技术课,则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较浓厚;反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将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针对这一因素,笔者根据出现的课堂情况,与该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交谈,找出问题所在,并改变班主任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继而使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

  此外,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借助各种机会向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通过言传身教逐步地让学生从观念上改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偏见。

  (二)让信息技术课稳定开展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信息技术课能够稳定开展的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知识连续性强,课堂秩序较稳定。根据教学计划,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信息技术课。毋庸置疑,较之语数教师,信息技术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较迟缓,甚至十分困难,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课堂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部分班级连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也常常得不到保障,造成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的诸多困难,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1.学校因素

  由于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常被要求完成其他一些事务而被迫停课,例如:学校资料的数据录入与整理、功能室的管理与维护、辅助主课教师开好优质课等,直接干扰了相关班级的教学进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坚持以教学为重,多番与相关领导交流,尽量在课堂以外的时间里,协助学校完成各项任务。

  2.班级因素

  班级科任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的“任意处置”,对信息技术教学进度的影响甚大。班科任教师常常利用信息技术课进行自身任教学科的教学、考试、讲评、练习,或是用来班级秩序整顿、活动排练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会及时与班科任教师交流,强调信息技术课不能稳定开展对课程和学生学习的影响,以期与班科任教师达成共识。

  (三)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师的关爱

  信息技术课堂中,不光要有知识的迁移,更要有爱的教育,德育的渗透。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课余时间,笔者都努力走进学生,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耐心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爱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能增强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渴望,使学生用心上好每一堂信息技术课。

  二、厚积薄发,认真上好信息技术公开课

  待信息技术常态课稳定且有序地开展一段时间后,笔者便开始逐步制定信息技术公开课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课前精心准备,有备无患

  首先,确定公开课课题,尽量选择比较容易驾驭的教学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教学方案。

  其次,确定授课班级。由于不同班级的课堂情况各异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班级的信息技术课能够不受干扰且顺利开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强,作业的完成率和优秀率较高。还有一些班级的信息技术课常常有被挪用的情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亦失去了学科的概念,只当是偶尔的放松课,课堂情况可想而知。而公开课在某种程度上,常被视作示范课、交流课、培训课,因此,授课对象的课堂表现不能被轻视。

  第三,重视“磨课”的必要性。在制定好公开课教案和确定好授课班级之后,即便是成竹在胸,也不可不经过试讲而贸然开展公开课。例如:曾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笔者认为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抱着想当然的心态,将制定好的公开课教案在没有经过试讲和反复推敲的情况下,直接用于正式公开课的教学。尽管选择了年级中信息技术课开展得最好的班级,但由于突发的课堂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导致公开课的失败。所以,在正式开课前,一定要经过“磨课”,以便事先预备好应对课堂突发情况的有效解决方案,从而保障一堂公开课的成功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