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管理 > > 详细内容

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文献

  1968年美国会计专家大卫·弗林斯最早提出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指出“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会计在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社会学中的运用”,从而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布拉格登和马林、鲍曼和海尔运用价值法实证研究得出社会责任履行与股利正相关;而万斯研究结论显示企业的社会价值行为并不促进股票价格的上涨;米勒和贝瑟大样本研究了675 家小企业,结果是社会责任行为积极的企业,经营效果良好;希尔曼和凯姆对企业社会责任及相关利益者对企业价值影响采用大样本回归分析研究,得出两者正相关,利益相关者管理对提高企业价值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学者阳秋林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五家公司年报小样本分析,得出经营效益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要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刘长翠、孔晓婷分行业随机选取沪市上市公司171家,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从样本总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回归分析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王怀明、宋涛选取140家上市公司3年财务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企业对国家的社会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贡献与企业绩效负相关等结论。

  尽管,目前国内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方面的实证研究已有一些,但是对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实证研究却很少。软件信息、生物医疗、新材料能源、文化传媒已经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的创新型产业,在我国经济领域中逐步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这四个重要的创新型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社会责任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来揭示我国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不同行业创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与传统企业相比,在企业生产要素的构成上,创新型企业更加依靠创意、技术、研发和高技术人才等智力因素。对我国创新型企业来说,研究与开发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与企业社会责任是怎样的关系?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怎样?为了解释这些疑问,我们选择相关分析指标,来论证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比较不同行业社会责任的差异。

  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指标通常包括对国家贡献、对员工贡献、对社会相关方的贡献、对公益事业贡献。我们将具体考察这四类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指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不同行业创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财务指标的选取

  1. 被解释变量的设计

  企业绩效通常可以用获利能力指标衡量,同时,与传统企业相比,开发支出是创新型企业获取超额获利能力的源泉,开发支出的投入反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为了揭示创新型企业技术要素对社会责任支出的影响,我们在传统分析指标中纳入了营业收入开发支出比率指标。具体指标及其计算依据如表1所示。

  2. 解释变量的设计

  对国家贡献主要依据企业上缴各种税费衡量;对员工贡献主要依据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各种福利、社保及工资等衡量;对社会相关方的贡献主要依据支付股利和利息衡量;对公益事业贡献主要依据企业捐赠支出衡量。具体指标及其计算依据如表2所示。

  3. 研究方法

  为了揭示不同行业创新型企业的绩效与社会责任支出之间的关系,需要量化不同绩效指标与社会责任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采用统计性描述和多元回归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分别建立了营业收入开发支出比率(YSKFL)、销售利润率(XSLRL)与国家贡献率(GJ_GXL)、员工贡献率(YG_GXL)、社会相关方贡献率(SHXGF_GXL)和公益事业贡献率(GYSY_GXL)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1:YSKFL=β0+β1×GJ_GXL+β2×YG_GXL+β3×SHXGF_GXL+β4×GYSY_GXL+u1

    模型2:XSLRL=β9+β5×GJ_GXL+β6×YG_GXL+β7×SHXGF_GXL+β8×GYSY_GXL+u2

    其中,β1—β9为待估参数;u1—u2为随即扰动项。

  4.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新三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范围,甄别出所属软件信息、生物医疗、新材料能源、文化传媒四个行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剔除指标数据缺失的样本,从中选取了84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2012年年度财务报告中,提取相关财务数据。本文涉及的有关数据来源于和讯网(http://www.hexun.com)。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我们使用了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来完成数据处理。

  三、样本处理及研究发现

  (一)描述性统计及比较分析

  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支出的整体状况。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支出主要集中于对国家税费支付和对员工工薪的支付,其中,企业对员工贡献最大,平均数达到23.18%,对国家贡献次之,而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最低。由于创新型企业依靠强有力智力支持,所以,企业会加大对员工回报的投入,企业对员工贡献远高于其他社会责任,印证了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投入较高的行业特点。另外,我国创新型企业当年对社会相关方的贡献为0的企业达到25%,说明大部分企业还是履行了对债权人、股东的责任;对社会公益事业贡献率为0的企业为85.7%,说明我国绝大部分创新型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没有承担责任。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还不够成熟,我国对政府税费征缴、员工劳动保护方面有比较完善的强制性法律政策实施,而对于企业社会相关方利益保护及企业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管理,则相对宽松和薄弱,从企业方面来说,还未发展到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阶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