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论文知识 > 最新论文资料 > 党建 > > 详细内容

论干部考察访谈记录的注意事项 - 党建论文

 访谈记录是干部考察工作中的第一手资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组织上选准用好干部提供真实、可靠依据。因此,在干部考察访谈中,应坚持引导、分析、记录三位一体的考察访谈模式,做到“五要五不”。

  一、要原汁原味,不妄加修饰

  干部考察访谈是主观性很强的谈话过程,每个人因经历阅历、受教育程度、思维习惯等客观差异,看问题的方位、表达问题的方式和评价一个人的视角也会有所不同。在访谈过程中,有的访谈对象欲说还休,有的直抒胸臆,有的高度凝练,有的枚举事例等等,不一而足。而干部考察员作为具有主观思想的人,很有可能出现妄加修饰的问题,比如添油加醋,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记录之中;又如偷工减料,凭个人好恶过滤谈话内容,甚至扭曲原意,对访谈对象的表达内容进行随意加工。因此,作为干部考察员,应甄别访谈对象的语言描述,最大限度地尊重访谈对象的原意,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将来阅档时有据可查,也有利于撰写考察材料时比较鉴别、去伪存真,同时运用形象化的群众语言来评价考察对象也更加生动、贴切。

  二、要适当归纳,不囫囵吞枣

  访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理性把握访谈对象个性化语言描述的基础上形成共性化的结论,因此访谈记录过程也是一个实时分析和适时归纳的过程。访谈时,有的访谈对象语言表达水平高,说话有板有眼,记录起来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但也不乏有一部分访谈对象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甚至东一榔头西一棒,语言表达前后重叠或比较啰嗦。对此,不少干部考察员不加以分析思考,机械地对待谈话内容,完全按照访谈对象的逻辑架构笼统地接受,从而导致记录内容杂乱无章,不利于事后梳理分析。因此,干部考察员应在尊重访谈对象原意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对一些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的语言进行适当的归纳,如果在较短时间内来不及归纳,则可以把属于同类问题的记录归为一类,或者在记录上打上同一类型标记,以便撰写材料时能够迅速提炼出考察对象的特点。

  三、要全心投入,不三心二意

  访谈记录是一个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而少数干部考察员精力投放不能始终如一、一视同仁也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干部考察员一开始记录较为认真,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再耐心和投入,甚至让访谈对象简单说说即可;对于不同的访谈对象,干部考察员则表现出不同的记录心态,比较重视领导的谈话内容而忽视一般干部群众的谈话内容。因此在记录过程中干部考察员应始终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既要对不同的访谈对象一视同仁,也要在访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不厌其烦地对待可能是重复的语言表述。同时为了避免出现访谈“疲劳症”,访谈过程中可以对主谈者和辅谈者进行适当分工,主谈者可以记录谈话大纲,更多的精力用于循循善诱,引导和掌控访谈过程,而辅谈者,则侧重于凭实记录的同时,对访谈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有待证实的细节,也可与访谈对象作必要交流。

  四、要一叶知秋,不粗枝大叶

  访谈中,有的访谈对象或有“害怕”、“应付”心理,或有“送神”、“帮忙”杂念,易使谈话失真,夸大成绩,隐瞒缺点。即使访谈对象出以公心,但受临时召集准备不充分、表达能力弱等因素所限,谈话内容往往概念化、笼统化,缺乏必要的验证。这就需要干部考察员注意加以甄别,然而不少干部考察员不能够透过访谈对象的语言表象准确地发掘事物的本质,要么一叶障目,以偏概全,要么大而化之,一了百了,从而导致访谈中经常出现“一人说了听、二人说了信、三人说了定”的现象。因此,作为干部考察员应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敏锐性,对于谈话内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对访谈对象表达的事实、现象和观点进行深层次分析思考,善于从蛛丝马迹和只言片语中发现线索性信息,并及时对访谈对象进行追问或通过其他访谈对象进行验证,以便于全面准确评价干部的素质能力。

  五、要平等和谐,不居高临下

  访谈是心与心的沟通活动,只有彼此之间相互信任、平等交流,才能做到有效沟通,才能听到真实可靠的声音。然而在干部考察访谈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有效沟通的问题,比如在访谈过程中,有的主谈者言辞生硬,举止傲慢,让访谈对象感觉被拒之千里之外,导致访谈对象不敢说、懒于说。因此,主谈者在访谈之前要了解访谈对象与考察对象的关系,在访谈中以平等的身份,用亲切关怀的口吻、拉家常式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引入访谈主题,确保访谈对象掏心窝子说话。当然,访谈对象想不想说出心里话,还与选人用人环境有关,只有干部考察真正在干部选用中发挥应有作用,访谈对象才会高度重视干部访谈工作,同时组工干部也只有真正做到公道正派、甘为人梯,访谈对象才会像见了娘家人一样吐露心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