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理论交流 - 党建论文
当前,正值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精神重要时期,要完成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目标,培养发展型干部队伍最为重要。乡镇党委处于试验区改革发展的最基层最前沿,既是乡镇改革发展目标的制定者,也是完成具体目标的实施者。“为政之要,贵在用人;发展之要,在于得人”。如何培养造就一支发展型的乡镇干部队伍呢?
一、做好干部培养规划,注重谋划长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发展型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注重谋划长远。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发展型干部培养进行战略性、前瞻性规划。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抓紧选拔中青年干部是个长远的战略问题,最好搞个规划。”去年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有关文件,分别就培养发展型干部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和措施任务,为干部人才队伍的长远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提供了有力指导。因此,在培养发展型干部队伍上,一是要注重长线培养。要树立全局意识,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干部特点,从长远发展出发,对培养发展型干部作出规划部署,提出具体意见,切实增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二要注重优化结构。科学的干部队伍结构,应当是不同年龄段干部的有机组合和梯次配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应该是科学的年轻化,其目标是追求相对优化的干部队伍结构,以保持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过程中务必坚持合理的梯次配备,切忌搞“一刀切”,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的优势,继续强调“老、中、青”三结合,以保证队伍的平稳发展和新老交替。三要注重培养质量。培养发展型干部,既要看数量,更要重质量,发展型干部不等于低龄化,更不能低能化。培养发展型干部的目的,是为了拥有一批有发展潜力、真正能战斗的“战士”,特别是重点岗位的干部,一定要业务过硬、素质全面。就乡镇而言,培养发展型镇村干部更要突出重点,强调质量,股级干部和村支书是镇直单位业务工作的骨干和村级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位置非常关键。因此,在培养发展型干部中,要始终把股级干部和村支部书记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常常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为乡镇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乡镇发展目标,培养干部创新精神
发展型干部的主要精神风貌是体现在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推动发展的能力上。因此,乡镇党委首先注重培养干部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发展型干部必须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做一个政治上靠得住的人。只有政治上靠得住,这样的干部才能将所在部门、所在单位的发展放在第一要务上,想方设法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其次注重塑造干部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发展型干部一定要在事业上有追求,在工作中对自己高要求、严标准,精力要更投入、精力要更充沛、成效要更突出,力争在各自岗位有新突破,以事业上好的定位赢得好的作为。第三,注重培养干部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培养发展型干部树立远大眼光,在工作上有长远思路,勇于克服困难、乐于挑起重担、善于破解难题,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发展型干部的良好形象。第四,注重培养干部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首要的一点是发展型干部要解放思想,大力度推进改革,成为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要通过选派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到有关单位挂职锻炼等形式,让乡镇干部不断开拓视野,破除旧框框、老办法、不敢突破的思想;破除等待别人提供经验,不敢探索创新的思想;破除“唯上、唯书、不唯实”、怕担风险的思想,并把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外地的新鲜经验,在自身的实践中善于做结合的文章,做试验的文章,做转化的文章。如三塘镇近几年通过不断培养发展型干部,全镇开拓创新的干部不断涌现。比如哨岗村支部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种草养畜,积极推动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全镇实施“3221”/>五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在2015年完成核桃、马铃薯、种草养畜各20000亩,中药材、蔬菜种植各10000亩作出了贡献。
三、建立育用结合机制,让发展型干部“待得住”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注重安排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工作,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大胆选拔使用站所骨干和包村干部等一线年轻干部。通过建立育用结合机制,强化培养锻炼,注重选拔使用,让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服务基层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加速推进发展型干部在基层一线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才。近年来,三塘镇先后选派了15名镇直机关年轻后备干部到村挂任职,选调了8名乡镇年轻干部任部门负责人,同时,有5名优秀年轻干部在股级岗位的交流中得到重用。由于镇党委在工作中大胆选用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发展型干部,有力地推动了三塘各项工作的发展,全镇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有2名股级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有4名优秀的年轻干部新进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有3名副科级干部提拔为正科级。由于发展型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又激发了其他干部的工作活力,股级干部、村干部纷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三塘发展的工业项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由镇汇总形成了《三塘镇招商项目手册》,规划了8大类15个项目库,及时引进6620万元项目一个。并积极向镇政府建议初步规划岩硐口―马场工业园区和大方寨―松树坪工业园区,分别进行煤炭为主的生产和加工和农产品为主的生产和加工,以双工业园区推动三塘的经济建设,力争三塘镇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
四、加强干部执行力建设,注重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党的方针路线政策要由基层党委去落实,基层党组织的思路、方法和目标须由干部去执行。因此,加强干部的执行力建设十分重要。否则,再好的思路、再优的方法、再宏伟的目标也仅是一纸空文。镇党委作为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在培养发展型干部中务必要求每名工作人员都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做好乡镇工作,不断增强自身执行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发展型干部。一要做工作落实的模范。上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要及时安排落实,把任务量化、细化、具体化。对落实好的、落实快的,表扬推广;落实差的、不落实的,通报批评;二要做反映基层情况的模范。通过多深入基层刨根究底了解实情,全面掌握基层抓落实的情况,适时形成督查调研报告,原汁原味向领导反馈相关信息,使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各单位、部门和群众的动态,为决策服务。三要做衡量优劣的模范。每年确定各单位、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严格按照考核细则,做到随机考核、阶段性考核与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公平公正地评价各单位工作实绩,陟罚臧否,奖优罚劣,以正确的导向激励广大干部积极投身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近年来,三塘镇通过执行力建设的不断加强,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发展型干部。如村镇建设站和街上村支部的干部,结合镇情推动制定了《三塘镇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引进资金进行老街改造,强力推进绕街南环、北环建设,着手打通几条连接线,使三塘小城镇功能不断完善,小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五、抓好综合素质提高,不断增长发展型干部才干
发展型干部的能力不仅体现在推动发展上,而还应该是综合素质高的干部。因为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因此,要不断加强发展型干部的综合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不断增长才干,才能与时俱进,做一名称职的发展型干部。乡镇党委要从五个方面抓好发展型干部的培养提高。一是抓理论学习教育不放松。“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只有加强科学理论学习,才能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也才能时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把一切智慧凝聚到乡镇发展上来。二是抓政治教育不放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对乡镇发展型干部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做合格发展型干部的最重要条件。如果政治方向模糊矛盾,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因此,要培养发展型干部胸怀全局,摒弃得过且过的思想,树立起不加快发展就是苟且偷生的思想,把加快发展、构建和谐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发展好、维护好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三是抓团结互助教育不放松。团结与否是检验一个发展型干部是否成熟、有无战斗力的重要标志。搞好团结是凝聚人心、增强整体战斗力的有力保证。作为发展型干部,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与其他同志和睦相处,杜绝家长作风。做到以诚待人,容得下不同意见,容得下他人之短。还要妥善处理好因工作引发的矛盾。只有这样以大局为重,以本单位、本部门的事业为重,才能一心一意谋新时期发展,聚精会神搞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工作方法教育不放松。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之一。在基层工作中,工作方法是一门艺术。如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要注意灵活性。不讲原则,就会违法违纪,不讲灵活,工作又无法推动,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的工作需要强势推进,有的工作却又需要循循善诱;有的工作需要趁热打铁、一气呵成。有的工作又需要冷处理一下,等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在对干部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注意关心干部职工的生活,以增强组织的温暖等等。五是抓形象树立教育不放松。形象是内在气质和外部面貌综合的直观的表现,是内容的表现形式。说到底就是党性问题、民心问题。作为发展型干部,通过内强素质,外抓发展,其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就会树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