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公文写作资料   详目点击"导航"

积极探索创新 搞好“四强”竞赛


年5月份全市开展“四强”竞赛活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四强”竞赛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有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真抓实赛,求活求新,才能推动竞赛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特别要注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必须抓好宣传发动,不断扩大竞赛活动的参与面

“四强”竞赛活动是面向所有乡镇、村、企业和园区的活动。如果只有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单位参与,那么竞赛活动就失去了普遍性,就难以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氛围,达不到活动开展的目的。因此,必须强化宣传引导,充分调动起所有单位的积极性,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使各级各单位都有一种强烈的位次意识和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我们在“四强”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把宣传发动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注重调动基础条件较差单位参与竞赛活动的积极性。在层层召开动员会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开展了两次集中宣传月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过路标语、制作宣传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开展“四强”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竞赛内容、考核标准、奖励政策,增强了各级各单位比学赶超、加快发展、争当“四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薛城周讯》、区电视台开辟了“四强”竞赛活动专栏,对先进典型进行了系列专访,大力宣传他们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组委会办公室通过印发《薛办通报·“四强”竞赛活动专号》,及时通报全区“四强”竞赛活动开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组织各镇街、园区、部分村和企业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开展了区级强镇街、强村居、强企业竞赛活动,各镇街也开展了镇街强企业、强村居竞赛活动,做到层层有目标、有责任、有动力,把全区上下的注意力和积极性都引导到“四强”竞赛活动中来,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必须抓好网络建设,为竞赛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强”竞赛活动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线长点多、面广量大,单靠几个部门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必须有一个健全的组织网络,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证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我们成立了由区长任主任,有关副书记、常委和副区长任副主任,区统计局、经贸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四强”竞赛活动组委会。配强配实了工作机构,组建了“四强”竞赛办公室和监测考核组,负责对竞赛活动组织指导、协调服务,落实组委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区“四强”办从镇街和区直有关部门抽调3名精干人员脱产办公,区财政列支专项办公经费,配备了办公用车,购置了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各镇街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一名党政成员靠上抓、2-3名工作人员具体抓。组委会各成员单位也都有专人负责,积极为“四强”竞赛活动搞好协调服务,初步形成了全区上下一盘棋,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作战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四强”竞赛活动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必须抓运行机制,促进竞赛活动扎实有序开展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促进“四强”竞赛活动健康、高效、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在“四强”竞赛活动中,本着有利于明确责任、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和促进工作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四项工作制度,促进了竞赛活动的健康有序开展。一是定期督查制度。区委、区政府两办督查室将“四强”竞赛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每月对“四强”竞赛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督查,形成简报,通报全区;组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组委会成员(扩大)会议,调度情况,交流经验,部署任务;各镇街和组委会成员单位每季度向区“四强”办上报一次“四强”竞赛活动工作总结,由“四强”办组织检查,查找问题,发现典型。二是监测考核机制。改变过去靠年终一次考核定名次的做法,由监测考核小组明确专人帮助各争创单位完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对各争创单位的统计数据一月一调度、一分析,将平时的监测考核结果计入年终考核成绩,使“四强”竞赛指标统计更加科学规范、真实可靠,杜绝了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三是促强扶弱机制。在全区排出50个强村、50个弱村,重点监控,结对帮扶,抓两头、带中间。对已进入市、区“四强”的单位,抓巩固,抓提高,力求强的更强、大的更大。同时,通过资金、技术扶持和区级领导帮包等形式,开展以强带弱、促弱变强活动,督促所有的镇街、村、企业和园区都向“四强”目标迈进。四是政策激励机制。在镇街目标管理千分考核中突出了“四强”竞赛的比重,规定被评为市级和区级强镇的分别加50分和20分;被评为市级和区级强村、强企业的,每评上1个分别给所在镇街加10分和5分;被评为市级强园区的给所在镇街加30分。严格按市、区有关政策规定兑现奖励,充分调动了各级各单位参与“四强”竞赛的积极性。

四、必须做好结合文章,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开展“四强”竞赛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手段、一个载体,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工作,推动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如果仅为争当“四强”而开展活动,搞空对空,做表面文章,势必引起虚报浮夸,弄虚作假,这就完全违背了开展活动的初衷,就会严重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我们在“四强”竞赛活动中,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做好结合文章,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比工作措施,赛经济实力,看发展速度,努力把全区上下争创“四强”的积极性引导到实际工作中来。一是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相结合。我们按照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增强后劲,以项目促进发展的思路,凝聚全区上下的力量,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优势产业,抢抓机遇上项目,招商引资上项目,开发资源上项目,搭建平台上项目,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达43个,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特别是贝莱得空调、锦辉高速镦锻、申济蒜业、联兴微晶玻璃等高科技含量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力地改善全区工业结构,拉动产业升级。二是与发展民营经济相结合。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膨胀总量、培植骨干、强化服务为重点,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种、养、加、销一起上,一、二、三产业一起搞,抓“铺天盖地”与抓“顶天立地”相结合,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7800户、注册资金8亿元、从业人员4万人、上缴税金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38%、26%和65%。三是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从去年的竞赛情况看,进入“四强”行列的单位,大都是招商引资力度大、效果好的单位。今年,我们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强化招商措施,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1-9月份,全区合同利用外来资金达71.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7亿元,分别增长99.6%和125%。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金虹食品和捷利木业公司;发挥畜牧业的传统优势,组建了鲁南种猪繁育公司和生猪生产合作社;投资1800万元兴建的天顺木业已竣工投产;引资1.6亿元进行大蒜、石榴系列产品开发生产的申济蒜业公司今年底即可投入生产;投资7500万元的双木板业和捷利木业二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随着这些龙头企业的建成见效,将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五是与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相结合。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把“四强”竞赛与“三级联创”、“平安薛城”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村村通油路工程、“机关作风建设年”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文章:分管财贸工作副县长工作的经验做法和体会
下一篇文章:十六届四中全会学习体会:努力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执行力,不断强化共青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