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农技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意见
**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农技指导员制度
的实施意见
为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农技推广网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为关键,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要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努力探索公益性农技推广新型机制,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任务目标:通过农技指导员制度的实施,推广优良品种并组装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示范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示范户,力争全县23万户农民受益面达到85%,确保到今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辐射带动农户10000个,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保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工作原则
(一)富民为本原则。农技指导员要积极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导入农村,带入千家万户,通过农技服务带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同时还可以通过兴办科技企业或参与生产要素入股,与群众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统一体。
(二)项目带动原则。农技指导员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按照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的要求,优先将示范推广项目在联系服务村进行开发,促农民增收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方便群众原则。农技指导员要根据农时季节,主动到村入户开展工作,建立与农户的直接联系方式,努力使农民得到最快捷方便的服务。
(四)典型示范原则。农技指导员通过建立示范点、扶持示范户和实施示范项目,以现身说法培训和教育农民科技致富,以此辐射引导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五)创新开放原则。农技指导员把先进的理念带入农村,营造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技术的开放环境。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示范典型。在农户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相应的民主程序确定科技示范户,采取政策倾斜、直接补贴、科技培训、专家指导和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持,实现良种、技术、农机、信息“四到户”,不断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能力。
(二)强化技术推广。按照区域农作物的特点,利用广播、电视、书籍、挂图、光盘和现场观摩等方式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搞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同时充分利用电视专栏、农技110咨询热线,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根据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薄弱环节,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要领和科普读本,及时提供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资料。
(三)加强技术培训。紧紧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积极创新农业科技培训方式方法,大力开展主体培训。依托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搞好实用技术培训,达到入户入脑,农民生产技能有明显提高。
(四)提供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并根据市场信息帮助农民策划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力争增产增收。
(五)参与产品流通。积极参与引导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成立各类专业协会、中介组织、并协助他们跑市场、捕信息、疏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搭建生产与市场的桥梁,促进物流畅通,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四、具体要求
(一)实行技术人员分工包片。按照每名技术人员指导1-3个村的标准,选派技术人员下派到村,对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
(二)建立名片联系制度。凡下派的每名技术人员都要印制技术服务名片,明确技术职称、服务项目、服务范围、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并发放到所指导村庄的每一户农民手中。
(三)保证联系时间。凡下派的每位技术人员,必须每年到所联系的村进行技术指导60天次以上。具体工作中,产前要有1-2次综合性技术培训,产中每项作物田间指导不低于20天次,产后调研总结不低于10天次。
五、选派范围及服务期限
(一)选派范围:全县农业系统中在职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服务期限:一般为二到三年。派出单位三年内预选人员的数量不变,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调整。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农技指导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研究解决和协调农技指导员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审定有关政策、措施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技指导员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给予工作支持。农技指导员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在单位共同负责管理,所在单位要为农技指导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和业务指导,并对下派农技人员的生活予以关心和照顾,使下派人员集中精力开展农技指导服务。
(三)实行目标管理。根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的不同,由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在单位共同对农技指导员的工作任务目标进行量化,下达工作任务,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切实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四)严格考核奖惩。开展对农技指导员制度组织管理的绩效评价,建立奖惩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农技指导员给予适当奖励,并在职称晋升、评先树优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对不能很好履行工作职责的,将及时调整,同时对绩效显著的示范户给予表彰奖励,壮大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二○○四年十二月*日
上一篇文章:关于今年春季植树造林的安排意见
下一篇文章:政协加强市政协委员自身建设保障履行保障履行职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