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古代诗文选—汉歌谣词、五言古诗
汉歌谣词
马援一首
武 溪 深 行
滔滔武溪一何深,
鸟飞不渡,兽不敢临?
嗟哉!武溪多毒淫!
鸟飞不渡,兽不敢临?
嗟哉!武溪多毒淫!
【作者】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陕西扶风人。东汉建武十九年,马援被拜为伏波将军,经临武,下交趾平定征贰、征侧“叛乱”。下武水河作此诗。
【注释】此诗载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又载《古诗源》卷二。宋时,在韶州西武溪亭上有石碑刻此诗。旧《临武县志》未收入,新编《临武县志》(1989)始收入。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临武、武水的诗歌。
【注释】此诗载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又载《古诗源》卷二。宋时,在韶州西武溪亭上有石碑刻此诗。旧《临武县志》未收入,新编《临武县志》(1989)始收入。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临武、武水的诗歌。
五言古诗
沈庆一首
建临武城⑴
追苗⑵隆武⑶邑,爱此溪山胜。苗去民复还,众心才粗定。
规画树排栅,周遭历荒径。高濠下粘签,低堑刺交钉。
矢工筑坚城,疏上尧舜圣。念此凋残余,何由保微命。
将来雉牒成,兹方始康靖。园林绕回合,桑麻遥掩映。
加以年谷丰,月吉⑷有善政。闾巷起弦歌,家室互相庆。
淳风喜复回,邑治夸籍盛。六事于焉兴,行期得贤令。
【作者】沈庆,明代余杭人,时任湖南提刑按察司。
【注释】⑴:这是临武县城最早的城墙?熏时为公元1460年。⑵苗:古代常把居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苗”。这里实际指住在湘粤桂边的瑶族。⑶隆武:公元692—705年,即武则天统治时代,临武县名一度改称为“隆武”。⑷月吉:每月农历初一日,《周礼》:“月吉则属民以读邦法”。
陈才升一首
登玉屏山观雪
梅花日委地,兴味渐萧索。天忽变祈寒,夜半雪飘落。
瓦石戛幽响,窗前月焯灼。晨起开户望,玉山产玉萼。
夙昔性幽然,见之意高托。策屐印山巅,不辨兰与药。
西岭如画图,粉笔横披廓。余山犹仿佛,四眺情漠漠。
长啸挹寒光,清洁沁腑膜。归来兴有余,呼邻与共酌。
世事且悠悠,佳景期领略。寄语杜门客,祥光在幽壑。
【作者】陈才升,字东伯,临武骡溪人,清康熙初,任江华县巡检。
郑琦一首
癸丑秋日游秀岩
灵区绝人境,车马喧不到。以我疏懒资,正堪共啸傲。
乘兴每孤游,言趁秋风道。路仅一桥通,孱颜势欲倒。
履磴慑心旌,窅渊不可蹈。日月入孤光,山水蕴奇奥。
上为虎豹栖,下有龙蛇抱。僧言风雨时,时闻发幽号。
听之魂魄肃,静领暝蝉噪。
【作者】郑琦,福建德化人,清康熙十年(1671),任临蓝参将,雅善诗文书画。吴三桂叛乱,郑琦守临武城有功。
卢尧典一首
偕李书升昆仲游龙洞次韵
名胜甲临阳,悔我昔游误。 屐只到崖头,德星时未聚。
憾遗三十年,今始庆奇遇。竹林遘籍咸⑴,高风饶雅趣。
更逢奎会英,金昆玉友具。登临不约同,襟其各欲布。
俯从洞穴穿,内敞金汤固。层关折而幽,携手重重度。
炬引及潭深,水渐惊寒冱。方忧入室艰,登龙幸有路。
兴既豪于游,无复畏濡足。神物正潜渊,心生养晦慕。
意得际风云,破壁飞将去⑵。头角且峥嵘,宁惟爪甲露。
珠光射斗牛,鱼目乌能附。乃弗见在田⑶,化石安斯处。
蜿蜒霄汉群,云腾竞六御。何如蛰无惊,韬藏敛趋步。
扳鳞惬素心,归复扰兵厨⑷?熏攒眉绝陶虑,高曲唱阳春,
纪胜可无句。
蜿蜒霄汉群,云腾竞六御。何如蛰无惊,韬藏敛趋步。
扳鳞惬素心,归复扰兵厨⑷?熏攒眉绝陶虑,高曲唱阳春,
纪胜可无句。
【作者】卢尧典,字玉川,号全壁。临武人,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岁贡生。
【注释】⑴籍咸:指晋代被称为竹林七贤的阮籍、阮咸。⑵破壁:梁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壁上画四白龙,均不点晴,说是:点睛即去。人不信,固请。被点睛之二龙,当即雷电破壁,龙乘云腾飞上天。⑶在田:《易》“九二,见龙在田。”这里的“弗见”,是指龙还没出潜离隐。⑷兵厨:借代酒宴。
(说明:自“敛趋步”后至“归复扰兵厨”前,疑旧《志》已脱15字)
李宾兴一首
游龙洞次四弟康侯韵⑴
处世叹浮生,夜游良匪误。常怀览胜心,结伴难类聚。
有才如玉川,山川适相遇, 语及龙洞奇,悠然各成趣。
乘兴快登临,不须济胜具。逶迤涉层巅,烟云何四布。
伛偻入洞门,石柱擎天固。燃炬历幽崖,徒跣争前度。
独余体孱弱,怯涉重阴冱⑵,鱼贯步徐徐,似踏青云路。
火光取次深,瞻望时翘足。批鳞与探珠,心中各生慕。
荡漾水增波,盘凝如欲去。变化尾已烧,头角何弗露。
介石成孤高,肯令鱼虾附。夭矫自天池,何年潜此处?
大旱望作霖,胡不云霄御,岂是功成时,营窟⑶故退步。
因之想隆中⑷,显晦真有数,爱此更留连,山光还四顾。
领略兹幽奇,涤尽胸俗虑,归来竞操觚,写景酬佳句。
【作者】李宾兴,字书升,临武人,李晋兴之三兄。
【注释】⑴次韵:和人的诗,并依原诗用韵的次序用韵。本诗和上首卢尧典的诗都是依后面李晋兴的用韵。⑵重阴冱:冱,音hù,严寒冻结的样子。⑶营窟:喻准备藏身之处,便于避祸。⑷隆中:借指诸葛亮。
李晋兴一首
秋杪,偕卢丈全壁三兄书升游龙洞⑴
约伴探奇踪,时或成谬误。龙洞敞神界,类不期而聚。
玉川乘兴来,恰余弟兄遇。闻声各欣然,隐抱烟云趣。
主人解客怀,卒卒⑵束藁具。趿履共登高,秋容满山布。
初洞领奇情,柱础窗牖固,升堂更入室,寝门三四度。
九月洞气温,幸得驱寒冱。跣足没澄流,细探鲛宫路。
未敢稍轩举,险侧仅容足。数武立一限,添炬照所慕。
仙源一顷清,凝汇无来去。其下潜神龙,鳞鳞爪张露。
蜿蜒抱明珠,珠箧方旁附。首尾爱晦韬,且不居亢处。
喧令波微动,鼓鳍欲飞御。明是风云物,霄衢应逊步。
何年化为石,困于乾初数⑶。感此叹遭逢,出洞复回顾。
主人设壶肴,聊以浇所虑。不负兹游奇,同赠惊人句。
【作者】李晋兴,字康侯,号泉山,临武西城人。清康熙三十七(1318)年考中拔贡,曾任辰州府教授。
【注释】⑴杪,音miǎo,末尾,末端。秋杪,即农历九月。⑵卒:同“猝”。⑶乾初数:《易乾》“初九,潜龙勿用”。这里指洞内石龙,也指人生初始受困阶段。
李寿恺一首
赠临阳家泉山同年⑴
黄门八景庄⑵,云水筑扃牖。中有老人星,遥共仰山斗⑶。
元气重浑沦,黎光照皓首。我亦厕儿行⑷,埙篪唱和久。
往还识渊源,万里歧无苟。因之跻堂心,三年恧未剖。
称觥不敢先,致词何嫌后。胡为剥啄声⑸,翻怪同胜母⑹。
王乔不下履⑺,空酿莲花酒。依依弟与兄,灿灿心兼手。
春风夏雨初,良晤疑天负。岂真山水好,钟情俾尔厚。
杜门传一经,家学成天授。明年黄鹤楼,秋风约共否。
春风夏雨初,良晤疑天负。岂真山水好,钟情俾尔厚。
杜门传一经,家学成天授。明年黄鹤楼,秋风约共否。
【作者】李寿恺,衡阳人。清康熙三十七(1318)年考中拔贡。
【注释】⑴临阳,即临武。泉山:李晋兴号,因作者与晋兴都姓李,故称“家”。两人都同为清康熙三十七年拔贡,故又称同年。⑵黄门八景庄:黄门,即黄门口,在舜峰寨北与尧岗岭之间。西城李家在此建有瀛洲书馆(后名柏子书屋),作为读书之处。⑶山斗:即泰山北斗的简称。常用以比喻众所崇仰的人。⑷厕:杂置、参加。⑸剥啄声:叩门声。⑹胜母:这里用《尸子》“孔丘至胜母县,暮而不宿”故事。⑺王乔:即仙人王子乔。
李方谷一首
重阳与三参戎谭广文登舜峰作⑴
今年霜候迟,秋九犹余热,寥泬日日晴,争羡登高节。
舜峰矗城西,平广而截臬。流青向吾曹,依依相招切。
曷来两经年⑵,案牍忘游谒。团沙聚素心,乘兴一携挈。
烟林郁古刹,荒径幽以折。篱菊华未黄,庭桂香正烈。
此地何清凉,禅参万想灭。坐有真将军⑶,百战锋镝穴。
说剑兼说诗,铮铮佼佼别。商飙吹岭徼,忆踏丹崖雪。
恬退老郑虔⑷,大智常守拙,传子遵一经,畏人夸三绝。
印我彭泽心,相与话磨涅。谁拨紫檀槽⑸,胡床踞傲兀。
天际想真人,响跃蕤宾铁。含商吐角音,丝竹俱超越。
风回云迟留,几度歌声阕。此际乐何如,宁辞觥心凸。
我更兴有余,凌顶恣探阅。十里谷谽呀⑹,城郭村圩列。
双塔文笔雄,一线武流澈。阳山缅昌黎,胜迹兹过辙。
风度挹曲江,时相亦词杰。九疑剧连绵,苍梧接南粤。
古殿祀帝虞,瞻拜肃冠笏。如闻戛击音,韶石峙兀峍。
幸际升平世,重华颂浚哲。
【作者】李方谷,成都人。清嘉庆二(1797)年以举人任临武县令。
【注释】⑴三参戎:即三格,镶红旗蒙古护军参领,嘉庆五年来临武任参将,为正三品武官。谭广文,即谭大镐,茶陵人,当时任临武县教谕,广文即教谕别称。⑵曷:为何。⑶真将军:即三格参将。⑷郑虔:唐时人,工诗、书、画,称为“郑虔三绝”,这里喻指即将退休的谭大镐。⑸紫檀槽:用紫檀木做的乐器,见唐王建《宫词》之九七,“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长调更高。”⑹谽(hān)呀:山谷空阔貌。
曹家玉一首
首夏偕永参戎柯明府登舜峰⑴
孟夏风日和,相与话皇古。愿言陟舜峰,庶草何蕃庑⑵。
南巡缅重华,中天日正午。四海矢文德⑶,两阶舞干羽⑷。
蹑屐踏厥椒,凌虚快先睹。群峰若貔貅,森列拱其右。
将军自天来,崩角复稽首。又如亿兆人,露顶而徒踪。
依依妇孺辈,扑舞歌乐只。嗟余老鱣堂⑸,一经不离手。
仿佛诸生徒。负剑辟咡走⑹。顾兹窈窕山,恧然心自忸。
见智与见仁,此中克尽否。降麓寻香积⑺,头巾漉清酒。
淆蔌饱笋蒲,酕醄醉大斗。石磴盘残红,舆台告日酉。
归舆趁前途,回首叫虞后。
【作者】曹家玉,衡山人。清嘉庆十八(1813)年任临武县教谕。纂修《临武县志》(嘉庆版)。
【注释】⑴永参戎:即永魁,镶白旗满州护军。清嘉庆十三至廿年任临武营参将;柯明府,即柯光蔚,江西瑞昌人,清嘉庆十三至廿年,以进士及第任临武知县。⑵蕃庑:滋长茂盛。⑶矢文德:矢,施布,陈列。《诗大雅》“矢其文德,洽此四国”。⑷干羽:干盾,羽扇,舞具类。⑸鱣堂:讲堂。⑹咡:音er。辟咡,即倾头相语,见《礼曲礼》“负剑辟咡治之。”⑺香积:即香积厨的省称,指僧厨。
苏良枋一首
南至日登韩张亭谒赵大中丞书院述怀⑴
朔风仲冬号,羲和南陆走。褰裳谒韩张,四望一搔首。
雪霁桐柏山⑵,万岫分琼玖⑶。银榜淡墨书,联翩赐圭卣⑷。
舜峰瞻九嶷,苍梧叫神后。秀岩大字奇⑸,蛟螭蟠蝌蚪。
武溪长流东,典型今在否。南丰一瓣香,付与阿谁手。
赫赫恭毅公,真气惊户牖。帝命式南邦,平格景天寿。
恩沛湖湘深,铭功峙岣嵝⑹。楚天十三州,煦妪⑺到孺妇。
文孙绳箕裘,吾临之父母⑻。茂草哀青衿,色笑采藻茅。
恩培梗楠材,先泽存手口。至今弦歌声,百年诵薪槱。
忆昔唐贞元,道谊金兰友,直谏批龙鳞,贬斥遭虎吼。
连袂怀京华,登眺比北斗⑼。衡云诚心开,海鳄驱如狗⑽。
瞻拜三贤祠⑾,惶恐面汗垢,自顾啾唧虫,胸块丰其蔀⑿。
皆由虚车⒀驰,精神未抖擞。所以詹詹言⒁,徒笑覆酱瓿。
感此终宵叹,寒蛩悲墙右。双鬓蓬如丝,生成竟孤负。
翘首瑞春堂⒂,大名垂许久。华阴峍兀峰,钟毓信不偶。
愿乞东山灵,阳春回九九。黄钟滋枯荄,阴律穷子丑。
彼茁者蓬蓬,休云莫为后。
【作者】苏良枋:临武人,清乾隆五十九(1794)年举人,曾任浏阳县教谕。
【注释】⑴南至日:即冬至日。赵大中丞即清乾隆时任湖南巡抚的赵恭毅。赵大中丞书院在韩山韩张亭旁。⑵桐柏山:即西山。⑶琼玖:玉名,这里比喻西山积雪。⑷圭卣:圭,作为礼器的玉版,卣yǒu,盛酒的礼器。⑸秀岩大字奇:指秀岩内的“秀岩”二字和“无尽藏”三字。⑹岣嵝:在衡山境内,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⑺煦妪:覆育、抚养。⑻文孙:指清雍正四年任临武知县的赵侗 。他是赵大中丞的孙儿。书院为侗 所倡建。⑼忆昔……比北斗:这几句是叙述韩愈来临武的事。⑽海鳄驱如狗:韩愈因谏迎佛骨,遭贬潮州。那里鳄鱼伤人,韩愈作《驱鳄鱼文》。⑾三贤:在赵大中丞书院内塑有韩愈、张署及东汉临武长唐羌像。⑿丰其蔀:《易丰》“丰其蔀,日中见斗。”蔀(pǒu),覆暖遮荫之物。⒀虚车:空车。⒁詹詹:喋喋不休。⒂瑞春堂:明代临武人曾朝节在北京兴建的湖南会馆,这里代指曾朝节。
曾继煊一首
期 宿 村⑴
天地本逆旅,光阴为过客。一夕何足奇,啧啧成遗迹。
人杰地乃灵,侨寓自流馨。何况荩臣谊⑵,精忠照汗青。
遥忆贞元时,佛骨误丹墀。直哉昌黎伯,批鳞苦救之⑶。
同僚张京兆⑷,骨鲠齐矫矫。肯冒汤镬威,一鸣惊凡鸟。
张窜隆武郎,韩谪到潮阳。间关联辔出,两地隔星霜。
手携治县谱,志仍在庙廊⑸。寤寐写弹章,今雨萦旧雨。
将欲常团圆,义不可旷官。订期聊促膝,契阔诉金兰。
剪烛西窗下,善梦辞宜 □⑹。抗论过更阑,罔计□失厩。
旦要复帝京,听漏趁昌盈。衮职同再补,勿负好鸡声。
君不见,
欹眠馆中榻⑺,黄昏风飒飒。至今耆旧述传闻,犹像当年亲对答,
互叮咛。
【注释】曾继煊,失考。
【注释】⑴期宿村:即岚桥镇九泽水村。韩愈与张署在此相会,住在村中欹眠馆。⑵荩臣:即指忠诚之臣。⑶批鳞: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者必怒而杀之,因以喻触怒帝王。作者在这里把两件事混为一谈了。韩愈贬阳山,张署贬临武,是唐贞元十九(803)年的事,而韩愈谏迎佛骨,被贬潮州(潮阳)是唐元和十四(819)年的事,相距十六年。⑷张京兆:即张署。任监察御史前为京兆武功尉。⑸庙廊:即廊庙。指古代帝王和大臣议论政事的地方。⑹宜 (shè):一种善梦的神名。⑺欹眠:为一种斜靠着、半躺半坐的姿势。
- 上一篇:漫话郴阳八景及名人诗
- 下一篇:临武古代诗文选—七言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