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郴州风采 > 诗词郴州 > > 详细内容

明·何孟春一郴州濂溪祠记

郴州濂溪祠记


 

明·何孟春

    吾郴在宋称军,州所隶有郴县焉。舂陵周濂溪先生,尝以南安军司理被荐为郴令,则郴县是也。先生又自郴改桂阳令,桂阳亦郴所隶县也。若洪、若江、若合、若处、若永邵、若广中,列郡则并郴,又先生所历仕之地也。而永邵与郴视舂陵独为乡国。先生两令郴,则仕郴独久。史载先生为郴令,治绩尤著,则郴之感沾德化为独深。

    呜呼!郴而专祠以祀先生,岂不宜也!宋宝祐中,郴有像先生于文庙偏者,续有辟之为精舍者,殷其人知务哉!然自绍兴之初,直阁向公春建祠之后,凡先生历仕之地,嗣守人无不尸而祝之,争焉记朱紫阳以阐先生之学,以表尊奉意。而郴是时曾未闻,其距宝祐则迟于他处几何年矣。郴之祀先生,不获吾紫阳之记,吾后人已不能不驾恨其时。耐何入元以来,绍罹兵变,乃举精舍而复亡之。其址屋于民间,绾章符者莫之问焉,而奠先生于社,社祭先生,如之何其可也。

    迩弘治甲寅秋,湖臬佥宪宜兴吴公淑分巡南道,所过郡庠,咸入整饬。洎临郴,郴众庠生聚首计曰: “礼崇圣贤,我辈素志。今遇明公注厝如此,复濂之祠斯其际乎!”乃共含语,面公欲吐,而公适讯及。遂为根出地,偿居民以官值,即其宅拟名书院,移置先生神位其间,而诿郡守钱塘陈君常,以书院规模之弗变,罅漏之须完者部工修葺。郡守承令,夷荒拓地,饰陋为新,亭构养心,池开爱莲。冬季功迄,以告公。公办香往谒祠,只回两阶,集众庠生谕之曰:“先生之祠已不复乎?复之,则余与若郡守力也。若其亦思有以学于是焉,于先生之学有得焉,庶祠不为虚复。”众庠生拜诺。公少却睨左方,视郡守曰:“此堪树碑。”其砻石矣。乃走伻属乡人何孟春为记。


 

      作者何孟春(1474-1536),字子元,号燕泉,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圹)人。其曾祖父、其儿为举人,祖父、父亲、他本人均为进士,一门五代科甲,光耀湖湘。何孟春幼年即有“神童”之名。明弘治六年(1493)中进士。初授兵部主事,敢作敢为,除弊选贤,上疏营救下狱获罪之言官,弹劾不称职的官员;有政绩。以右副都都御史巡护云南,讨平十八寨叛蛮,安定边疆少数民族。嘉靖六年(1522)任南京兵部右侍郎,政绩突出,升至吏部左侍郎,代吏部尚书,官至二品。1524年朝廷中发生“大礼仪之争”,以何孟春为首的大臣们,反对嘉靖皇帝擅改“大礼”,被嘉靖怒责而夺俸一月,复降为南京工部左侍郎。于是,何孟春多次告病请辞,1527年被核准告病还乡,翌年被革职为民。他原本博学多才,回郴后,卜居燕泉旁,更是挥毫不止,共著有经、史、子、集400卷。其《余冬敍录》、《燕泉文集·诗集》等,分别收入《四集全书》、《明史·艺文志》。他逝世后,1567年朝廷为他平反,赠礼部尚书,谥号“文简”。郴城北街建何文简公祠(今市六中校内)与何尚书牌坊。清时修燕泉路,命名燕泉河,以示纪念。


  
 此文载明《万历郴州志》卷一二,有节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