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教案1_八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课时:
讲述圈Ⅱ号实验,分析失败原因,引入本章内容: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已知动物有150多万种。按照有无脊椎分成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动物生活的环境和运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在陆地活动的,有在水中游泳的,还有在空中飞行的,让填教材中第2页表格。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想一想:水中生活的动物,我们首先会想到鱼。人类为什么不能像鱼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水中呢?
一、鱼
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在水中生活的问题呢?
1、认识鲫鱼外形。看图并播放鱼游泳的录像后提问:
问: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是否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生答:鱼的外形是流线型的,有利于克服水中运动的阻力。
2、鱼在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p3
(1)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
(2)能在水中呼吸。
3、鱼运动的动力是什么?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那位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种鳍来保持方向?各种鳍的作用能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1)尾鳍:产生前进的动力和改变方向。
(2)背鳍、胸鳍、腹鳍、臀鳍主要是保持各种方向的平衡,但也起配合尾鳍改变运动的方向。
4、鱼如何在水中呼吸
鱼的呼吸器官──鳃
(1)鱼的呼吸:请注意观察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
提问:口和鳃盖后缘为什么不是同时张开或合上的呢?
生答:先吸水(口),后排水(鳃盖后缘)
(2)鳃的结构:图示鱼鳃的结构放大图,让学生注意鳃的形态和颜色。
提问:鳃是鲜红色?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生:鳃的鲜红色是因为鳃内很多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是增大鳃与水的接触面积,以进行气体交换。
正因为鳃具有这样的结构,它才能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所以,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
小结:鱼是适应水中生活的一类动物。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