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任务型语言的教学有感_学术英语论文
[摘要]: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新模式。通过掌握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含义和基本的操作步骤,注重课堂教学艺术的运用,更新教学观念,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 含义 步骤 要求 观念问题 效果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飓风,涤荡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催生着崭新的理念和
模式,《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中,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等途径,发展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主要就“任务型语言教学”方式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思索,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含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通过运用语言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输入与互动”的理论基础上,强调语言在交际活动中使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关注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笔者认为,课堂中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是在“变化性互动”的各项活动中而形成的。通过可以理解的输入与输出的“对语性互动”,来完成教师设计的各项任务,进而产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是一种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语言交际教学的一种具体体现,也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学习过程。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步骤
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主要环节: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
1、 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教师引入任务,即使学生置于需要完成的任务情景的氛围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此时学生就进入了模式的“参与任务”环节。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isc?时,教师出示“不良社会公德”的宣传画或播放制作的“不良社会公德”的图片内容问学生:what should we do ? 诱导说:we can say:would you mind (not)…?could you please(not)…?
将分成两组,准备一些小纸条,在纸条上面写一些动作,每组轮流让一人上讲台来抽取纸条,在本组的同学帮助下完成纸条上的任务(必须使用)。
2、任务环
任务环就是在任务实现后,学生能进入到学习新知识环节。在学习新知识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的,而是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环节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很难把握好方向。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任务,引导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新目标》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时,将分成6人小组,教师宣布明天是学校开放日,到时会有多位外校的教师和到校观摩。小组讨论:需要做哪些工作,并将所需要的内容列表(为学校开放日做准备)。
3、后任务
后任务就是在的引导下学习新知识后,还必须对其进行巩固。在对新的知识没有达到一定熟练之前,学生是很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因而要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结合任务,共同进行对话交流等活动,能对学生新知识的掌握,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在学生对新知识基本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相似的、具备新知识点迁移的活动情景,供学生自主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形成新知识迁移,达到活用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起组织点拨作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使获得一种发展自我的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新目标》book Ⅱ unit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时,通过以上带着各种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看哪组细致,评出等级奖励。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对的要求
(1)教师要用流利的口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要求自主学习,教师不能按照课本和准备好的上课。他们不再是知识的化身,而必须从“演讲者”变成“交流者”,必须能够在课堂中用流利的与自然地交流。这样才能下达清楚的命令,适时引导,提出建议。
(2)教师要调控管理课堂。
任务型语言教学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控。比如,确定参与任务的人数,虽然课前有所准备,但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
(3)教师要及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任务完成的效果。对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使在语言交际中得到锻炼。
(4)教师要适时评价结果。
有人说,“评价之于教学,犹春风之于花木。” 然而,教师设计活动时往往会忽略对活动结果的激励。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所以要及时对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因任务而异,有口头形式的鼓励,有小组或班级及时评比,有的要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等。
(5)教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