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20 > > 详细内容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及对策_中考物理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九年制义务中打好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要求能否实现,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这一指挥棒。为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近几年来各地对中考命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00、2001、2002、2003 年四年在中考中进行了实验操作技能考试,这一新举措对物理工作的指导意义及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是有目共赌的,但同时也发现在实验操作技能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反映出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有些问题亟待于在教学中引起注意,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素质。现就《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简作剖析,拟就其对策作初步探讨。
    1、存在的问题
    (1)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不规范
    ①量程选择不当。②认不清最小刻度值。③“+”、“—”接线柱接反。④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相混,不试触就把电表连人电路中。⑤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误差太大,导致测量值误差太大。⑥线路出现故障时无从下手。
(2)对滑线变阻器的原理似是而非
    ①不能正确连线及判断阻值的变化。②有的连线虽正确,但电路不通。
    2、现状剖析上述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物理实验技能中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反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相对薄弱。诸如练习次数与练习时间的分配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差,导致技能掌握的缓慢: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规范程序,提高学生的排障技能等环节不到位。
    3、对策
    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应恰当地安排练习次数,适时设计好练习时间的分配。事实证明,如果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多次强化练习,则不易形成持久的技能,因为这样容易使学生疲劳,从而情绪受到影响,而如果将练习分散,则较易掌握技能。在适当的训练次数和适时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尝试归纳操作要领,掌握和规范操作程序。如电流表的使用可归纳为“三要、一不、两看清”。即要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正进负出,要使被测电流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准把电流表两接线柱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读数时看清电流表的使用量程,看清每小格所表示的电流值。
    另外:使学生在适当的训练中理解掌握仪器的使用。例如滑动变阻器是初中学生遇到的操作较为复杂的实验仪器之一,学生较难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连线及判断阻值变化,在动作的认知阶段应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以前,了解滑线变阻器的原理,知道其构造,并将正确操作的方式-----“一上一下”连接示范给学生看,在电路图上描绘出电流的路径,有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连入电路的电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映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创设实际操作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实际操作练习机会,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予以当面指导和督促,经过一段时间及次数的训练后,对学生必须强调操作程序,使学生形成有序、连贯的正确操作。许多学生不能排除操作故障,其主要原因是不遵守操作程序造成的,因为故障的排除也是有序的,只有按一定的顺序才能迅速判断故障所在。排除故障的技能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外显,除操作技能外,还含有思维方法。如在进行电路操作时,发现电路不通,就应按照先检电源,再看连线,后看电路元器件的程序进行排障。
    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阶段。实践证明,加强实验教学是加强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实验教学中,若根据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恰当安排,适时训练;善于分析学生操作技能学习的心理因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考物理操作技能考试中,应该适时渗透一些发散性操作,能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天地。
    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作为重中之重,使学生在形成其它复杂操作技能的过程中,能顺利产生技能迁移,便于他们较快地形成新的操作技能,尽快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文化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