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精神环境创设的研究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的发展。”“ 环境也是指导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社会、心理条件的综合,是儿童发展的资源”。
部“完整”课程认为精神环境的创设是深层次的工作,包括办园理念、培养目标、儿童观、观、人才观、质量观;的自我价值观、社会态度、行为方式,处世准则、待人接物、人际关系、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等。
我们对幼儿精神环境的理解为:一是指幼儿与周围人的关系包括幼儿与长辈、与同龄伙伴、与其他人建立的不同性质的关系,对他的发展产生不同的作用;二是自身的心理状态的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幼儿、是营造良好精神环境的主要因素。而对于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起重要的作用。《广东省园指南》中提出“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学习的好榜样。”这也是给要创造一个怎样的精神环境提出了要求,它应该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环境。
在学习《广东省园指南》中我们对为营造怎样的精神环境有了进一步理解。
1、相互尊重、密切配合,和谐友爱的良好园风,使幼儿生活在充满关爱、温馨的氛围中。而与、与、教师与之间的关系中,要起到榜样作用。
2、努力建设平等、支持、鼓励,有利于与他人自由交往的环境,满足
幼儿合作、分享、互相交流以及向他人学习的需要。而的态度要能够尊重、热爱、理解,关怀并接纳他们。
首先,举个例子来说明态度、管理方式对于营造精神环境的重要。我们班的浩浩在新入园不久,我们就感到他自制力差,行为异常。比如,从别人头上跨过去,踩过来。只要他在游戏室经过的地方,玩具撒一地,小朋友被他碰得东倒西歪。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首先他有故意的攻击倾向。因为自己动手能力有限,他对别人的成就充满嫉妒;其次,他的感觉统和失调,协调性比较差,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的能力差,莽撞对事成为习惯了。基于对他的逐步了解,作为,在处理他的纠纷时就逐渐趋于平和和理智,逐渐理解他,包容他,循序渐进地对他提出要求,辅助他进行一些个别体能训练,游戏时教他玩喜欢的玩具,锻练小肌肉的灵活性,帮助他获得成功。在教育效果还没有显现的时候,他的行为却给同伴关系、家长关系带来了很多矛盾,特别是小朋友之间关系紧张,有的害怕他,有的排斥他,在班级造成很多不好的舆论,一方面我们向别的家长介绍浩浩的特殊情况,引起的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加强班级的教育,组织以浩浩小朋友为话题的活动,讨论他的优点、缺点,讨论他的变化,以及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等等。摆明态度,正确引导。很快,小朋友改变了敌对的态度,关系缓和,大家尝试关心他、帮助他,有时还要原谅他,并把这种善意、宽容之情带回家。一位投诉浩浩小朋友最厉害的也来告诉我们,我们家孙子都说浩浩小朋友进步了,现在他不太打人了。可见,正确的态度和管理方式为营造和谐友好的班集体非常重要,一方面促进自己行为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让互相关爱、互相谅解的风气把小朋友联系起来,把们联系起来,把他们团结起来。这个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小班每个班级都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才能初步建立起互相信赖、支持,互相合作的关系。而这些关系的正确处理,的态度在中间起到关健作用。
其次,家园共同建构良好精神环境也尤其重要。
幼儿主要活动范围一是在幼儿园,一个是在家庭。当我们意识到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性的同时,也注意到家庭精神环境对发展的重要。下面从对一个小朋友的跟踪观察加以说明。
案例:
个别情绪变化调查
时间:今年9月 调查对象:月月 调查人:杨某
时间 内 容
第一周 第一天要妈妈陪伴(至10:30左右)。妈妈离开后大哭,与熟悉的佳月紧紧跟随,坐在一起。中午进餐时情绪不好,但基本能吃完。
第三周 早上情绪不定,早餐后不愿进睡房玩,引导后,进去呆一下就离开。喜欢独处,自言自语。(在洗手间的镜子前)
第四、五周 早上来不高兴,不愿参加小朋友的角色、结构游戏。老师组织活动时情绪正常,坐姿端正。进餐基本正常。午睡早醒,要到教室里溜达,不愿留在床上。 第五周早上来偶有哭闹,在牵引下能加入小朋友活动中一会儿。午餐后情绪开始不好。下午见妈妈来激动得大哭。
第六周 国庆节后,早上来基本不哭闹,但一天里偶露思念之情,下午盼望来接之心切切,中午睡到1点多就起来不肯入睡。进餐困难,把饭倒掉。周末将进行家访。
第七周 周一早上来不哭闹,高兴进餐,中午能坚持躺在床上。活动( 特别是游戏)能参加,做动作。起床时,老师表扬她能坚持午睡,她非常高兴,大声笑:小微还在睡呢!又大声告诉其他小朋友:小微还打哈欠呢!其情少见。起床后一直笑咪咪的,跟老师又说又笑。我看到都很激动,把她的突然转变告诉给接班,以希望她的好情绪持续下去。
第八周 这一周情绪更加稳定。表现在:早上来很快加入活动中;游戏时能和小朋友在一起有实质性的交流(说话、玩玩具);进餐情绪好,吃得快又干净;自己的事做得好,会自己根据冷热换衣服;中午睡眠的时间变长,起床时情绪稳定;下午能专心玩耍;妈妈来接时逐渐不再激动地哭叫奔过去,情绪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