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与、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我们体会到,要实现这些要求,就必须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不同的意图倾向。调动体验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儿童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仅仅靠几节语言活动是不能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应将目光投射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关注从孩子中生成的,又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发展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言,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效果。
一.关注语言的积极面,摆脱语言的负影响。
镜头一:区域活动时
小班的男孩子特别喜欢搭飞机,搭完飞机总是要跑一圈予以炫耀。“呜,呜轰——”的声音让许多教师都要觉得应取消玩飞机的活动,而我班从未制止过孩子对飞机的热情,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每天都鼓励他们用简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杰作。“这是什么飞机?这架飞机有什么用?该配备些什么东西?”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涨,所搭的飞机也越来越丰富,军事用的战斗机、轰炸机、激光导弹机,载人用的民航机等等。
有时,孩子的语言行为会给人带来负影响,当负影响增多时,千万要注意调整好心态,将眼光投射到孩子语言发展的积极面。孩子是发展的,他们使语言的发展顺应自身的发展系统,也就是说,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建立在他们对语言的理解上,所以,成人的信任、理解、接受的态度,可以使孩子交流的愿望自然地增长。把握孩子的语言兴趣,促使其语言的发展与丰富。
二.观察日常生活的语言表现,淡化评价中的好与坏。
情景一:课间游戏时
三、五个孩子在走廊的角落里窃窃私语。当我们走近时,他们立即停止交谈,我们视而不见地走过,他们又兴奋的交谈起来。原来,他们在玩“老师与学生”的游戏、琪琪小朋友个儿高当老师,其余几个小朋友个子矮矮的当学生。瞧,老师和学生正在“上课”呢!只听到说:“一二三。”齐声道:“站站好”“小眼睛”“看”……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表现是非常有趣而丰富的,在未接受成人的干扰下,他们有着自己的言语交往方式,从上述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孩子的语言表现本身是无好坏之分的,应看到,听到他们的语言表现。如:是否乐意用语言与他人交往,是否会用语言去解决
问题等等,而不是单纯地以回答是否完整,是否清晰给予评价。
三.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提高讲述语言的积极性。
情景一:语言课时。
以故事“小猴卖0”引发的,让孩子想象:什么东西是圆的?孩子们说的内容真可谓丰富多彩。“眼珠是圆的”“太阳是圆的”“皮球是圆的”“西瓜是圆的”“小朋友的头是圆的”等等。
又如,让幼儿根据教师所画的颜色大胆地想象。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红色。让孩子们想象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开展此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都争着举手发言。是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幼儿的想象能力得到真正的发挥。因为,此活动贴近的生活经验。孩子们说的内容很广泛也很丰富。“红红的太阳”“红红的五星红旗”“红红的草莓”“红红的西瓜囊”“红红的苹果”……
从上述这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要把握孩子们的语言兴趣给足孩子自由、宽松的语言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成人与幼儿就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时,不仅引起幼儿对说的愿望,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其语言。所以,和幼儿交谈的质与量是影响语言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丰富发展孩子的语言时,也应注意教师的日常积累,只有成为生活的欣赏者、者,才能更敏感于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兴趣。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们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有这么一句话:“带孩子到他们愿意到的程度,而不是你带他们到的程度。”日常生活中既蕴含着孩子们语言发展的素材,又是培养孩子们语言发展的良好途径。让我们一起将更多的目光投射到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