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层次性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幼儿园环境创设
培养托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并非是一件易事, 本学期随着我们教研活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入,我们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区角活动的材料投放和生活中的每一环节来培养在自理方面的能力。
1. 蒙氏教具的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一到吃饭的时候,甜甜总是大声地喊:“|我怎么舀不上起来呀?我怎么吃不着哇?”这时我才注意到让孩子自己吃饭,大多数幼儿都不会用勺舀饭:他们有的舀不好弄一桌子;有的根本就舀不上来。于是,我想应当先教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勺子,这样孩子们才能自己吃饭,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老师,她向我推荐运用蒙氏教具—“舀豆”来训练孩子的这一技能.开始小勺一出现,孩子们就非常兴奋:“是勺子”“吃饭的勺子。”于是我请小朋友分别来拿小勺做假装吃饭的样子,要求大家注意看每个小朋友拿勺的方法(不正确的不予评价)当请到琪琪时,她很正确的用大拇指与二拇指捏住了勺子把,这时我将她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请大家看琪琪是怎么拿勺的?你们学学看?”孩子们都伸出了小手,这时我一边做动作一边不停地说:“用你们的大拇指与二拇指捏住勺把,这样吃饭是不是很容易就把饭舀上来了。”小朋友们没回答。于是,我开始请大家来尝试舀豆子,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来尝试,在一旁边指导边模拟做动作,这样更加深了的印象,也增添了不少情趣,孩子们都很喜欢玩。对此,我将它投放到了益智区,这样孩子们通过在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反复进行练习,在玩的同时也掌握了舀的技能。自从有了生活区的训练,大多数孩子吃饭 拿勺的方法都很正确,并已开始自己动手吃饭了。蒙氏教具的投放,.使我们班的孩子很快在愉快的游戏中掌握了舀的技能。
2. 自制玩教具“喂喂小动物”
根据观察发现有的幼儿在进餐时使用勺子的准确性很差,孩子年龄小,示范做动作给幼儿看,幼儿接受的很慢。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提供机会(反复练习)于是我一起制作了玩具“喂喂小动物”通过让幼儿喂不同的食物,使幼儿将食物都准确的“喂”到小动物的嘴里,准备的食物有:“米”、“豆”、“萝卜块”,让幼儿练习舀的同时,训练的准确性。我们故意将动物的嘴弄大,使
幼儿容易进行游戏,孩子们很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在“喂小动物”的同时学会了一手扶碗,一手拿勺的吃饭方法。另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需要加大了“喂小动物”的难度,将动物的嘴变小,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具挑战性。这种玩具的投放,对于独立进餐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班上的进餐环节也大有改进。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我们在活动的材料投放上注意分出层次,难易要适合托班幼儿的特点,这样,才能通过材料与幼儿的互动中,培养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