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_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 |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具有初步的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归纳其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态度和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