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托班教养中的“等待”和“吸引”_幼儿园托班专题
模仿操的响了,宝宝们陆陆续续地离开自选活动区,站到了做操的圆圈上,只见2岁的聪聪看了看小朋友,又拿出一盒玩具玩了起来。配班过去提醒,见聪聪仍不动,便严肃地拿下他手中的玩具,要求他过来做操。聪聪犟着不动,并马上张开嘴巴大哭起来。
分析:从平时对聪聪的了解,可以分析出,此时不愿参加模仿操的原因:既是他玩兴正浓,舍不得离开区角;也是想以不同的行为引起老师的关注。配班老师的简单处置,显然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且增加了他与配班之间的对立情绪,最终以大哭表示他的不满和抗议。
分析:
一段结束时,我示意配班老师过来带操,自己走过去,帮聪聪擦掉眼泪,轻轻地抱抱他、拍拍他的背,使他止住了哭泣。同时,我请他坐在小椅子上,使他面对着大家做操的方向。然后,我走回做操的场地,继续和其他小朋友愉快做操。换一个去安慰哭闹的聪聪,能暂时减少或消除他的不满情绪,甚至他会产生“救星来了”的念头。但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用“擦眼泪”、“抱”、“拍”、“请坐”等动作给他安慰,使他平息激动的情绪,同时止住哭闹。我没有对他刚才的行为作出支持或批评,而是让他坐在看得到大家的位置上,以等待他尽快安静下来后被这里的愉快吸引。
我用积极的情绪带动着宝宝们的做操热情,同时偷偷地观察坐在一旁的聪聪。过了一会儿,聪聪脸上的表情随着小朋友们的欢笑而生动起来。我探身问他:“聪聪,你也来做操,好吗?”他马上站起身,朝我这儿走过来,加入了模仿操的圆圈中。接下来,聪聪就是模仿操做得最认真、愉快的一个了。
分析:我的做法是等待、观察,同时制造气氛吸引他的注意力,使他产生参与的兴趣。2岁的宝宝是很容易被愉快的事情所吸引的。果不出所料,他马上忘却了刚才的事情,被愉快的气氛所感染和吸引。我适时发出的邀请,是他参与集体活动的推进剂,达到了我们共同的目的。而这件事情以后,聪聪会对模仿操产生新的兴趣。
:2岁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加上自我中心的小皇帝习惯,崛强、对抗、拒绝等事件常有发生,在处理过程中,切忌简单、粗暴,避免引起对立情绪,而造成师幼关系的紧张;也不能一味地由着他的性子,纵容了不良的习气,给班级活动和常规建设带来不利因素。因此,既要有效解决问题,又要避免以上这些情况,我们不妨利用该年龄段宝宝情绪转变快和无意注意为主导的规律,尝试用“导一下”、“等一会”、“引一引”、“推一把”等方式,让“拒绝事件”变成“转变契机”,更好地激发宝宝的积极情绪,培养和谐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