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4 > > 详细内容

提高数学科学困生成绩的实践与研究_数学文集

更多内容源自

课题名称

提高用生成绩的实践与研究

 

 

 

 

 

联系电话

38

中一

 

研究专长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课题分工

老师

38

中一

教师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研究设计,策划组织课题的实验,交流

老师

42

中一

教科主任

负责理论的管理与提高,阶段性报告的撰写

老师

40

中一

教务主任

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日常事务的安排、课例、经验及体会的撰写

老师

30

中二

教师

负责有关资料和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课例、经验总结的撰写

老师

35

中一

教师

负责课题活动过程的组织及典型的课例、经验展示、撰写课例、经验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素质的最大特点在于全体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让每个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我校是一所县城初中,学生有三分之二属于农村或城郊,一方面相当部分家长素质不高,对其孩子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受社会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生无所事事,沉溺贪玩好耍,行为习惯极差,部分教师不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导致学困生面积大,师生关系紧张。

通过学困生问题的研究,让全组教师接受一次教育科研的洗礼,弄清学困生的形成受家庭、教师、学校因素影响各有多大,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和重视,转变教师陈旧的观念,增强教师责任心,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把每个学生作为可以培养成为人才好的人来培养,并把转困生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一)从环境和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即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环境和学生本人四个具体方面研究形成原因。

(二)我们研究学困生的类型是:智力型学困生,动力因素型学困生,学习不得法学困生,外因导致型学困生。

(三)我们认为学困生的转化不仅仅是科任教师的任务,而且要与班任工作联系起来。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原则;从正面引导,抓住闪光点;针对个性特点,选择突破口;针对心理特点、开展工作、长远规划、逐步提高、加强辅导、开展智商这五个方面研究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和手段,并探寻其转化的规律。

研究的重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的方法。

研究的难点:对学困生转化的规律探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方法、措施、研究假设和变量及操作意义)。

一、  研究对象:本校初一年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和措施:

㈠教育调查法:问卷调查,课堂调查,学生座谈,家庭调查,教师调查,成绩测试等具体调查方法;

㈡教育观察法:个案观察学困生上课情况,课后活动情况,日常情况,做记录,分析;

㈢个案分析法:追踪一些学困生并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观察分析,寻找其转化方法;

㈣经验总结:及时进行总结,阶段总结,个案总结等具体方法。

 

 

 

 

 

 

    三、研究假设: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家长接触和沟通;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意识地避免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注意,减少新的学困生的出现,使学困生面积逐步减小。

四、变量:

㈠自变量:通过调查、了解、探究,使学困生对自身的问题有所了解,自觉参与到其中,让每个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转变;

㈡因变量:

⑴学生的转变,通过问询记录、评定;

⑵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检测和比较进行评定;

⑶学生学习态度: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研究。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即主要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时间及资金保证)以及资料分析、成果评价的方法。

一、课题条件分析:

我组对学困生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教师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强的人员基础。

参加本课题研究人员都是从事中学教学多年的一线骨干教师,本课题研究人员老师、老师、老师、老师、师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分别获得全国、区、地(市)、县级等奖项,积累了较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为本课题的完成研究提供实验基地和能力上的必要条件,学校对参研人员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时间及资金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成果评价:

1、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

2、期末检测,学生成绩较大提高;

3、学生行为习惯有改变;

 

 

 

起始时间

阶段主要成果

成果形成

承担人

20063月至7

主题、搜集资料、理论准备

申请书、研究人员分工,研制调查对象

全体实验教师

20069月至20071

调查研究理论提高

问卷调查表、实地调研情况记载、学困生名单及成因分析

全体实验教师

 

 

 

 

 

20072月至20077

对学困生进行追踪、调查,进一步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归纳总结,探寻形成类型及特点

追踪调查表、调查、观察记录,形成类型及特点报告

全体实验教师

20079月至20081

各子课题根据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和类型,寻找适当方法促进学困生的更大转化

个案分析记录,个案变化记录,转化策略

全体实验教师

20082月至20087

对近两年的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汇编资料、展示成果、总结课题

课题研究方案原始研究材料论文研究报告

全体实验教师

最终成果

一、研究“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寻形成类型和特点

二、寻找“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手段,探寻转化规律

 

 

 

 

 

                                           负责人(签名)

 

     

 

 

 

 

负责人(签名)

 

     

 

 

 

融水县保桓中学校本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提高数学科学困生成绩的实践与研究

申请人(课题负责人):老师

申请日期:20063

 

年度

 

课题分类

 

编号

 

 

 

 

更多内容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