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鸭宝宝_幼儿园特殊教育
一、 活动名称:可爱的鸭宝宝
二、设计思路: 本月我们教研组确定了“可爱的动物”的主题。根据弱智
儿童的识记缓慢,记忆保持差、再现不完整,但容易机械
记忆的特点,及结合我园正在搞融合研究的课题,
因此,上周虽已认识了小鸡,但在本次活动中仍利用融合
导入,将正常班的扮成小鸡,帮鸭妈妈找小鸭来加深幼
儿对小鸡的认识。并通过谈话:“鸭宝宝长的怎么样呀?”
让幼儿认识小鸭的外部特征,并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
力。又因弱智儿童动作发育缓慢,手脚不灵活。所以通过情
景游戏“小小鸭子”来改善脚部、手部动作。本次活动
主要采用了观察法、演示法、模仿法、谈话法、情景表演法
来发展的观察力、模仿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使教
学获得事半功倍
的效果。
最后,通过区域延伸,让加深对小鸡、小鸭的认识,如:
在墙面上贴有无嘴的小鸡、小鸭,让粘贴扁扁嘴与
尖尖嘴,还可让在表演角戴上头饰继续表演小鸡小鸭的
动作,使学习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巩固已有
知识,为弱智儿童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活动目标:1、巩固对鸭子外部形态的认识。
2、让在悦耳的中乐于模仿鸭子的有关动作并尝试
表现。
四、本班达到的预设目标:
1、 语言方面:山奔奔、李雨微、李家豪能学说简单的句子。
苏玉凤、龚梓伟、毛宏伟、赵丽能学说“小鸡”“小鸭”“谢
谢”。
俞益清能参加活动。
2、 认知方面:山xx、李xx、龚xx会区别“小鸡”“小鸭”
苏x
x、毛xx、赵x在的帮助下能区分“小鸡”“小鸭”。
3、 动作发展方面:李xx、毛xx、苏xx基本能正确模仿小鸭的动作。
山xx、李xx 能跟着模仿动作。
龚xx、俞xx、赵x能跟着动起来。
五、活动准备:1、预设环境:(1)物化环境:准备小鸭的游戏场地——草
地让其在此场景中游戏。
(2)心理环境:设置背景,让有一
种愉快的情感体验。
2、伙伴支持:邀请一个正常班的扮成小鸡,让其帮助智
障儿童进行学习。
3、其他:每位
胸前挂有小鸭的头饰。
六、活动流程:歌曲感受 → 融合导入→ 模仿动作 → 情景游戏→
区域延伸
(一)歌曲感受:(1)扮成鸭妈妈唱“小小鸭子”的歌曲进入教室。
(2):“我是鸭妈妈,我的宝宝不见了,宝宝——你在那
里呀?”(做找鸭子的动作,脸上露出着急得样子,
找不到鸭子,哭了。)
(二)融合导入:(1)(正常班的出场)问:“鸭妈妈,你的宝宝长的怎么?
我来帮你找”。
鸭妈妈:“谢谢!我的宝宝扁扁嘴,叫起来呀呷呷呷,走
起路来摇又摆。”
:“好!鸭妈妈,我来找”
(2)(找到了,搭班带小鸭出场,鸭妈妈很开心,抱抱鸭
宝宝)问:“宝宝们,是谁找到你们的呀?”
(
:“小鸡”让他们谢谢小鸡,加强礼貌)
(三)模仿动作:(1)让学小鸭叫的动作。问:“鸭宝宝们,
我们和小鸡一起学本领好吗?小鸭的嘴巴长的怎么样呀
呀?”
幼儿:“扁扁的”(师让把两手放在嘴边。)
问:“小鸭怎么叫的呀?”(让学鸭叫,师加以
指导。)
&nb
sp; (2)让幼儿学鸭走。师:“鸭宝宝怎么走的?”(:“摇
摇摆摆”学鸭走,指导)
(四)情景游戏:
1、游戏:“小小鸭子”。师:“宝宝们,你们本领学的真好,
妈妈带你们去草地做游戏好吗?”(带去准备好的
草地上,放“小小鸭子”的歌曲,让边欣赏边做动作)
2、结束小结::“宝宝们玩累了吗?我们一起和小鸡去休
息休息好吗?”(让跟小鸡一起出教室)
(五)区域延伸:在教室里布置无嘴的小鸡、小鸭让粘贴嘴。还可为
幼儿准备小鸭、小鸡的头饰,供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