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0 > > 详细内容

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内容的分析2_幼儿语言教育

    二、园语言的年龄阶段目标
    第二个层次的语言教育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即幼儿某一年龄(班)的教育目标。对幼儿所要达到的语言培养总目标总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不同年龄儿童的身上,所以总目标中的内容,在不同年龄的幼儿身上应当有不同的体现,这样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例如:倾听行为的培养,着重点应放在对语音语调的感知和对语义内容的理解上,应当通过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起以下几种倾听技能:(1)有意识倾听,能够集中注意地倾听;(2)辨析性倾听,能够分辨听到的不同内容;(3)理解性倾听,能够掌握听到的主要内容,能够连接上下文的意思。在不同年龄,其具体目标要求是有一定差异的:有意识倾听(小班),辨析性倾听(中班),理解性倾听(大班)。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园语言教育的阶段目标用活动类型的方式进行分类表述,以便工作者在某一学期的教育工作时有参照指标。下述的阶段目标是从不同类型语言教育内容的角度,将园语言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年龄阶段:
    小班
    谈话活动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
    喜欢与同伴交谈,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话。
    能听懂并愿意说普通话。
    在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初步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讲述活动
    能有兴趣地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
    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
    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能正确地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或主要事件。
    能安静地听或同伴讲述,并用眼睛注视讲述者。
    听说游戏
    乐于参加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大胆地说话。
    发准某些难发的音,初步掌握方位词及人称代词,学习正确运用动词。
    在游戏中尝试按照规则运用简单句说话。
    养成在集体活动中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听懂并理解较简单的语言游戏规则。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愿意参加文学活动,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
    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知道故事、诗歌和散文是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节,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在文学作品原有基础上扩充想象,仿编诗歌、散文中的一句或续编故事结尾。
    早期阅读活动
    喜欢看书,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
    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画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开始感受语言和其他符号的转换关系。
    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认读最简单的文字。
    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
    中班
    谈话活动
    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
    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
    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
    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讲述活动
    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
    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
    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
    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
    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听说游戏
    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
    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
    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
    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
    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
    早期阅读活动
    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
    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
    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
    大班
    谈话活动
    能主动、积极、专注地倾听别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
    能主动地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能围绕话题谈话,会用轮流的方式交谈,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同伴分享感受。
    逐步学会用修补的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
    讲述活动
    通过观察,理解图片、情景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感情倾向。
    能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
    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讲话的音量和语速。
    讲话时语言表达流畅,不停顿,用词用句较为准确。
    听说游戏
    在游戏中学习正确运用反义词、量词和连词等,并能说完整的合成句。
    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戏中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不断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有细微差别的。
    在游戏中按照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并进行迅速的语言表达。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
    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
    在理解文学作品人物、情节或画面情景的基础上,学习理解作品的主题或感受作品的情感脉络。
    初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开始接触文学作品的艺术语言构成方式。
    依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述。
    早期阅读活动
    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进一步了解图画书的构成。
    知道图画书中的画面与文字的对应关系,开始有兴趣阅读图画书中简单的文字。
    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进一步了解汉字认读的规律,提高观察模拟的能力,并能注意在生活中运用已获得的书面语言。
    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练习中做好写字的准备。
    将语言教育目标分解为不同的要求,形成对每一年龄阶段儿童逐步提高要求的具体目标,这是年龄阶段目标的一个特点。年龄阶段目标的另一个特点,是儿童语言发展指标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这就促使我们将语言教育目标贯彻到儿童所学的学科知识中去。换言之,语言目标为儿童语言方面的发展规定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在每一年龄阶段的目标中,对掌握知识、获得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期望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使他们在语言方面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