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0 > > 详细内容

大班幼儿探索性美术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_幼儿园教育探索

 

前阶段工作分析:

根据课题,我班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  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以此来指导实践

    两位翻阅了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合情合理、恰如其分——正确评价幼儿绘画作品》、《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调节》等等,在活动中把活动的主权让给孩子,让他们多投入、多探究、多创新。

二.身的情绪表现带动的情绪表现

在欣赏和写生画中,我们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的

情绪体验,以此来带动幼儿的情绪表现。如写生画《秋天的花》,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秋天的菊花,用启发式的语言引导观察:“这盆菊花的花瓣是长长的,那盆菊花的叶子怎么是这样的?大家快来看!”经这么一说,孩子们的好奇心上来了,纷纷过来看。经过这么仔仔细细地观察后,他们了解到菊花的花瓣多种多样。结果孩子们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无一相同。

三.掘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在开展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内容。我们在此基础,经过筛选计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如《秋天的花》、《我为画像》、《树叶娃娃》等,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触摸觉、视觉、运动觉等多种感官,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鼓励大胆地用写生、绘画等形式加以表现。

四.走廊为展台,满足孩子的成就感

我们把幼儿的每一次作品都张贴在走廊的外墙上,让与欣赏。由于他们的绘画是不稳定的,经常有时好时坏的现象出现,而他们对自己在绘画时表现的动机及信心都十分脆弱,因此,我们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他们的作品,先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然后再婉转地指出画中存在的线条、结构、色彩、形体、内容等方面的不足,鼓励他们再学习、再绘画、再提高。

问题与困惑:

虽然课题开展已取

得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选择怎么样的内容更能发掘孩子的潜能?美术活动的形式还能再怎样有趣、生动?等等。总之,在下阶段,我们还要不断努力进行尝试、探索、创新,使活动从孩子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