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镇痛机理的研究概述_药学论文
【摘要】 中药长期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疼痛,具有较好的疗效。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关于中药镇痛的机理研究有了一定进展,就近10年来对于中药镇痛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疼痛;中药;综述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used to treat pain with good efficacy for a long tim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on experiment,there is a great progress on study of analgesic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udies about analgesic mechanism of chinese medicine in 10 years.
key words:pain;chinese medicine;review
疼痛是包括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后致痛物质从组织产生和释放,疼痛感受器的致敏,痛觉的传导和感觉中枢的感知,并最终进入意识阶段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医认为疼痛不外乎经络闭阻、痰湿阻滞、气血逆乱等,是以经络气血失调为根本原因。治疗主要通过活血化瘀,祛湿化痰通络等方法,长期临床应用取得良好疗效。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对于中药镇痛的机理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1 外周作用
1.1 减少外周致痛物质及诱导痛敏物质的分泌 中药可通过减少以il-8为代表的细胞因子类物质、单胺类神经递质、pg、no、超氧阴离子等外周物质的生成,减弱对疼痛传入神经系统的刺激,达到镇痛效果。贾英杰等研究发现化坚拔毒膜对疼痛时血清il-2含量的降低及pge2含量升高有明显的拮抗作用。衡先培等发现以虫类通络法的代表方通络汤(水蛭、僵蚕、地龙、全蝎、地鳖虫)灌胃可明显增强阴虚火旺大鼠模型对钾离子致痛的痛阈,明显降低循环血液中的5-ht和组织胺。聂红等报道,eoad(白芷总挥发油)对甲醛致痛大鼠模型有明显镇痛作用,显着降低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秦林等研究表明川乌与白芍配伍后能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跖肿胀,降低血液中炎症介质pge2的含量。许建阳等发现金铁锁水浸膏灌胃对福氏佐剂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痛有显着的镇痛效应,能提高痛阈,降低血清no/nos,阻断外周伤害性的传递。孟明慧等发现中药癌痛克(主要成分:全蝎、南星、大黄、川穹)能明显提高小鼠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同时减少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7]。
1.2 减轻局部致痛物质的堆积 中药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粘度等,加快血流速度,使局部致痛物质快速转移和代谢而镇痛。熊元君等发现复方血竭止痛擦剂(含有三七、血竭、苏木等)可使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扩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并降低右旋醣酐致家兔血瘀模型血粘度[8]。周效思、易德保在研究中发现10%的威灵仙水提液可以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对小鼠耳肿胀及大鼠足肿胀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炎症渗出[9]。刘蕾等[10]研究表明复方威灵仙合剂(威灵仙、防己、木瓜、当归等)能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引起的扭体反应数,延长小鼠热板法引起的痛反应潜伏期,对大鼠蛋清所致足跖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高剂量对炎症早期引起的组织水肿和渗出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李兴志等发现骨痛灵软膏(由血竭、三七、红花、乳香及川乌等8味中药组成)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热板法致痛及大鼠辐射热法致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浆粘度[11]。姚新苗等[12]研究发现筋络宁口服液灌胃后能有效缓糖酐、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率;皮下注射筋络宁口服液能降低大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1.3 增加外周内源镇痛物质的释放 阿片肽类是公认的内源性镇痛物质。现代研究表明在促进感觉传入的外周末梢也存在性质上与脑内相似的阿片受体,目前已证实在外周受损组织内含有大量的β材诜入摹⒛苑入募吧倭壳糠入牡饶谠葱哉蛲次镏省V幸┛赏ü增加外周此类物质,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蒋晓江等证实在外贴痛膜宁制剂后,钾离子致痛家兔挣扎反应明显减少,其血浆中的β材诜入暮量明显升高。陶寰等发现癌痛宁巴布剂(成分为川乌、魔芋、山豆根、丹参、莪术、红花、麝香、冰片)可提高癌痛患者血浆β材诜入暮量[13]。
1.4 调节c瞗os基因 c瞗os基因是胞内快速反应基因,其表达不但能反应疼痛的水平,还可抑制内源性阿片基因的表达[14]。中药可抑制其表达,从而可能激活阿片肽基因的表达。
韩笑等研究表明,都梁丸(白芷、川芎4:1)提取物灌胃可提福氏佐剂所致炎性疼痛大鼠模型痛阈值,并可抑制外周组织(包括肾上腺、心脏、皮肤)c瞗os基因的表达[15]。胡一冰等报道复方天麻制剂能显着抑制疼痛大鼠心脏、皮肤组织增强的c瞗os表达[16]。
2 中枢作用
β材诜入淖魑经典内源性镇痛物质,在下丘脑、脑和脊髓中广泛分布,可产生很强的镇痛效应。5睭t在外周虽为致痛物质,但在中枢可抑制脊丘束神经元的活动,产生镇痛效应。去甲肾上腺素(na)在中枢亦有镇痛作用,其效应与5睭t相互依赖。中药通过增加中枢此类物质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
牛红梅在研究证实癌痛欣滴鼻剂(主要成分为细辛、冰片、防风、荆芥、葛根、白花蛇舌草、五味子、枸杞子)可明显提高大鼠脑组织中β材诜入暮量[17]。王凯旋等发现天蝎定痛散(天麻、蜈蚣、川芎、白芍、白芷、细辛等)水溶液灌胃能明显减轻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延长疼痛反应时间,并明显拮抗致痛小鼠脑组织中5睭t含量的降低[18]。聂红等报道,eoad(白芷总挥发油)能显着升高大鼠脑干5掺巧胺含量。胡一冰等报道复方天麻制剂能显着升高福氏佐剂引起的疼痛大鼠脑内5睭t、5睭iaa、ne的含量[16]。
3 问题与展望
中药应用于疼痛治疗副作用较小,给药方式灵活,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于中药镇痛机理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目前对于中药镇痛机理的研究多通过动物实验,所用模型主要包括热板、钾离子致痛、物质引起的动物肢体或内脏炎症痛等。这些模型只能部分模拟疼痛状态或类型。(2)疼痛产生是多因素、多通路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中药作用往往是多靶点的,缺乏可比性。目前对其镇痛机理的研究还比较孤立和分散,今后可以考虑进行某一水平的多位点或从外周到中枢某一纵向通路的综合研究。
【参考文献】
赵志奇.疼痛及其脊髓机理[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2240.
贾英杰,孙一予,苗富来.化坚拔毒膜对癌性疼痛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5,22(2):135.
衡先培,张国豪.虫类通络法治疗疼痛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5,1(1):3336.
聂红,沈映君,曾南.白芷总挥发油对疼痛模型大鼠的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国药理与临床,2002,18(3):1114.
秦林,彭欣,张少华.川乌配伍白芍对炎症因子及自由基的影响,2000,25(6):370373.
许建阳、王发强、郑维发.金铁锁对实验性ra小鼠痛阈及血清no/nos含量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1):8284.
[7] 孟明慧,任清华,马灿华.癌痛克对微循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j].肿瘤防治杂志,2002,9(5):553.
[8] 熊元君,刘满江,刘发.复方血竭擦剂的抗炎止痛与活血化瘀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3032.
[9] 周效思.威灵仙镇痛抗炎药效研究[j].中华临床医药,2003,15(4):1213.
[10]刘蕾,朱秋双,王丽敏.复方威灵仙合剂抗炎、镇痛作用观察[j].黑龙江医药,2004,27(1):2223.
[11]李兴志,李贺,睢大员.骨痛灵软膏镇痛作用的药理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2):201203.
[12]姚新苗,钟晓明,钱华.筋络宁口服液的抗炎镇痛药理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1):6871.
[13]陶寰,刘永年,李俊松.癌痛宁巴布剂治疗癌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7):507510.
[14]吕国蔚.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转录调节[j].生理进展,2000,31(2):161162.
[15]韩笑,刘文,邱德文.都梁丸提取液镇痛作用及对外周组织c瞗os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9(4):3436.
[16]胡一冰,张运发,许建阳.复方天麻制剂对中枢吲哚类及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2003,34(4):3637.
[17]牛红梅.癌痛欣滴鼻剂治疗癌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6):430434.
[18]王凯旋,毕明刚.天蝎定痛散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1,24(6):1314.